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

  • 大学校园滨水景观偏好研究

    肖艳琦;刘敏;王宁;牛建卓;

    文章基于游人在浏览滨水景观过程所产生的感知和行为,以临沂大学羲之湖、剑桥湖、文心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邀请游人进行拍照试验,结合照片进行问卷访谈并收集有效词条,采用图悦软件对词频进行分析,对滨水景观喜好进行初步预测。通过对游人观景点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游人观景点的热点区域分布,结合照片分析从而得到滨水景观元素、滨水景观感知以及游人驻足点、游人观景点的区域特点,进一步获得游人对临沂大学滨水景观偏好的信息。结果显示,游人对滨水平台、木栈道、标志性建筑、湖中置石、湖心岛、特色植物等景观元素和色彩艳丽的元素具有景观偏好,游人在滨水景区观景区域的分布与滨水景观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游人对滨水景观的偏好是由“丰富性—功能性—特色性”三大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三维耦合结构模型。

    2024年02期 v.31;No.286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居住区人居环境现状调研与质量评价研究——以蚌埠市为例

    夏永康;肖晴;李眉瑶;闫威;吕自龙;叶子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自身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居住区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文章从社会心理学和环境艺术学的角度出发,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居民主观感受和对日常居住社区人居环境的评价,从“居住环境关注度”的j角度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提升居住环境的质量,为社区环境微更新提供有力的依据。

    2024年02期 v.31;No.286 7-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皖北地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空间格局及振兴策略研究

    刘雷;

    实现安徽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皖北地区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皖北文化区是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皖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梳理提炼皖北地区历史文化价值特征,从跨区域整体保护视角出发,探索提出皖北地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三区三廊”的空间格局,并从加强资源保护利用、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融入乡村振兴产业四个方面提出促进皖北地区振兴策略,为加快推进皖北“四化”同步发展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方式创新——以芜湖市棚改“改扩翻”实践为例

    胡文君;

    城市更新背景下,传统大规模“拆旧建新”的棚户区改造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发展要求,尊重民意、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统筹保护与发展的棚改新趋势应运而生。作为安徽省棚改创新城市,芜湖市棚改“改扩翻”实践具有示范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对芜湖市棚改“改扩翻”的提出背景、改造方式和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并通过芜湖市“改扩翻”两个典型案例,总结了相关经验做法,探索了适用于安徽省棚改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特色方向及实施路径,对安徽省棚改工作思路的创新有一定参考价值,为推进全省棚改方式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重要指导,为棚改高质量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024年02期 v.31;No.28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园新语——乡村振兴实践之探索

    吴瀚文;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的抓手。农旅融合发展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乡村振兴新模式、新业态。文章对花籽山项目在乡村振兴政策下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将业态布局置入相应的空间结构中,以达到农业产业升级和共享旅游共融互生的迭代发展,从而进一步探索农业产业的多样性以及农业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

    2024年02期 v.31;No.286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活圈的安徽省老旧小区成片改造探究

    苏娟;吴珊;奚星伍;刘雷;

    针对安徽省目前片区划分标准不一、成片改造不够系统全面、实施路径不明晰等现状问题,文章从建构社区生活圈与老旧小区成片改造关系的视角,以社区生活圈划分为基础,提出老旧小区成片改造技术路径。基于社区生活圈构建基本改造单元和小区改造单元两级改造体系以统一片区划分标准,从目标愿景、现状调查与评估、构建分级改造体系基础上编制老旧片区单元改造规划、制定成片改造方案等层面。形成成片改造技术路线,依托生活圈设施配套标准完善基本改造单元配套设施体系,以期有利于系统推动老旧小区成片改造工作,为城市更新和宜居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2期 v.31;No.286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导向下城市发展EOD模式研究——以马鞍山向山地区为例

    叶青;

    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从快速增量发展转型为生态保护优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为实践两山理论、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实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我国逐步开展EOD模式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文章以马鞍山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为例,研究EOD模式实施路径、城市发展理念、运作融资模式及生态网络建设,为EOD项目实现生态价值提供参考及依据。

    2024年02期 v.31;No.286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设计构思——以安徽建科科技创新总部基地为例

    张露;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创新,许多地区都积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与建设,此类规划设计逐渐增多。但从相关规划建设实际情况来看,设计考虑因素较为单一,缺乏对空间规划、功能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的综合性规划设计,影响到实际规划与设计的效果。文章以安徽建科科技创新总部基地项目为例,共同探讨分析产业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方面的一些关注点,分析办公产业园设计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以岳西县城西义务教育学校项目为例

    丁家信;

    对当代学校的设计,不应仅限于关注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注重校园内部空间营造,同时应当以城市设计的视野重新审视高品质校园在城市中的角色。新时代的校园建筑,不再是单一的学习空间,而是一个更适合青少年探索知识与未来的成长基地。文章以岳西县城西义务教育学校项目为例,设计合理高效的整体规划顺应教学理念发展的同时,协调校园周边城市景观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在城市与校园的相互塑造中,最终形成一座园中之校、校中之园。

    2024年02期 v.31;No.286 26-2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重点内容分析——以广德市新杭镇路东社区为例

    孔默佳;朱唐兵;汪斐;唐玲;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依据,是整合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的必要途径,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探讨广德市新杭镇路东社区村庄规划案例,来研究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

    2024年02期 v.31;No.286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阜阳天鹅湖路小学使用后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焦冠豪;

    通过实地调研,在阜阳天鹅湖路小学开展使用后评价研究,文章从环境认知、空间营造、服务配置三个方面进行专项研究分析,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获取使用者的使用后评价反馈。剖析现状,提出优化提升策略,以期为同类型的校园建筑构建,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2024年02期 v.31;No.286 30-3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绿色发展分析——以宿松县钓鱼台湿地公园建设为例

    范曾;

    文章以宿松县钓鱼台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通过对整个项目区重点旅游项目进行整合,形成若干条特色主题游线,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旅游、会议、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通过项目的实施建设,使安庆市宿松县的生态湿地得到良好的保护与发展,加快了安庆市宿松县生态建设步伐,对安庆市宿松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型县城及国家湿地公园绿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024年02期 v.31;No.286 32-3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性医院暖通空调设计分析

    张海燕;

    文章介绍了某综合性医院的空调通风系统,阐述了舒适性空调的冷热源选型、空调末端风系统、水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医院常见放射治疗、中心检验及影像诊断科室等用房与暖通专业相关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检验科、病理科的特殊空调、通风设计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

    2024年02期 v.31;No.286 34-3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 超高变截面钢箱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王润国;

    济南大西环黄河特大桥主桥的钢箱梁截面最大高度为8.5m,钢桥全长1000m,钢箱梁共计约18596t。文章针对钢箱梁的结构特点,研发与优化了工厂数字化加工、钢箱梁分段、总拼试拼一体化、梁段倒运等施工方法,提高了梁段拼装精确性和拼装效率;研制出制式胎架、多功能抄垫、超宽顶板折弯等工装,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钢箱梁焊接变形控制措施,有效提高焊接质量,保证了制造精度。基于超高变截面钢箱梁制造关键技术,提高了钢箱梁制造精度,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36-3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某钢结构厂房的“楼承板”施工技术分析

    汪漫;

    结构楼承板是钢结构建筑中的重要配套构件,其具有施工简单、快捷以及能够缩短工期的特点,同时也改善了传统模板所存在的缺点。此外,结构楼承板还可作为建筑物结构强度的一部分,从而降低了材料成本。其施工过程相对便利,易于进行配筋、配线和配管等施工工序,同时也具备外观整洁美观、重量轻、强度高、承重大以及抗震能力优良等优点。文章以某车间厂房为研究对象,对该车间厂房中结构楼承板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详细研究,为钢结构厂房的楼承板施工提供一系列科学、可靠的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

    2024年02期 v.31;No.286 38-3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边箱斜拉桥钢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黄景新;

    文章对引江济淮工程金寨南路桥(32+65+160)m斜拉梁主桥钢箱梁顶推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顶推过程中钢箱梁、导梁的内力和变形指标,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内力和变形最大值出现的施工工序,保证引江济淮工程金寨南路桥(32+65+160)m斜拉梁主桥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的安全与高效,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及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断面地铁车站超前支护技术应用对比分析

    鲁庆涛;李金伟;胡鸿淼;

    近些年城市地铁修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且范围持续扩大,对于城区中心错综复杂管线的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趋于深入。文章结合北京地铁12号线和平西桥站,先后采用深孔注浆及Φ219mm管棚两种不同超前支护控制技术,以两种方案监测点位现场沉降数据趋势曲线图为基础,总结两种工况下沉降速率及累计量变化规律,从土体受力单元体影响条件及实际施工工况影响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解析引起两种支护方案对沉降速率及沉降总量差异的原因,探讨管棚综合安全效能及施工工艺的改进方向。

    2024年02期 v.31;No.286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形高墩盖梁墩柱一体式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分析

    杨庆;

    我国山区丘陵地貌多,山地崎岖不平是公路建设工程中的主要障碍,随着乡村道路的大量建设,采用桥梁连接山区道路,可跨越既有河流、山峰峡谷。我国目前主要的桥梁结构形式为梁式体系桥,山区桥梁采用高墩柱设计较多,而高墩柱方形实体墩的盖梁施工则成为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文章结合榔车路项目对方形墩柱盖梁施工进行研究,提出了方形高墩盖梁墩柱一体式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可开展多处作业面、平行施工,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避免施工作业人员窝工问题,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安全性。

    2024年02期 v.31;No.286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桥梁双向加劲肋桥面系施工技术分析

    王生涛;

    随着合肥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工程在市政交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将城市公路桥和轨道桥同层设计,可节约交通路网建造成本。繁华大道桥为安徽省首座公路与铁路合建桥且为同层设计,该项目所能借鉴的施工经验十分有限。为此根据繁华大道桥城市轨道桥梁双向加劲肋桥面系施工经验,文章采用BIM技术进行精确制图和下料,提高加工精度,优化桥面系加劲肋制造工序,有效降低现场安装误差,为城轨同层钢桥面系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借鉴。

    2024年02期 v.31;No.286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皖南地区特大桥承台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分析

    刘爱曦;项鹏;

    文章依托皖南地区某特大桥深基坑钢板桩基坑支护工程,对钢板桩在深大基坑支护中的应用,以及钢板桩土压力分布规律做了细致的研究,针对该深大基坑工程的施工难点进行介绍,并利用软件对钢板桩进行结构变形和应力分析,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50-5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建筑结构研究与应用

  • 考虑施工过程的下承式系杆拱桥吊杆索力二次优化法

    刘二宝;刘旭政;王继承;

    下承式系杆拱桥的吊杆力大小对拱桥整体受力影响很大,为研究施工过程中吊杆力的优化计算方法,文章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某下承式系杆拱桥有限元计算模型,分别采用弹性支撑连续梁法、最小弯曲应变能法以及二次优化法分别计算了施工过程中的吊杆的3次张拉索力值,对比了不同吊杆力大小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得出以下三点主要结论。(1)采用弹性支承连续梁法计算出长吊杆索力值较为均匀,但是短吊杆索力值与长吊杆差异很大;采用最小弯曲应变能法求得的吊杆索力总体较弹性支撑连续梁法更为均匀,但短吊杆索力值与长吊杆差异仍较大。(2)采用二次优化法计算出的长、短吊杆索力大小均基本一致,不仅可以简化吊杆的设计、制作和施工,还有利于系杆拱总体受力。(3)相对弹性支撑连续梁法、最小弯曲应变能法计算出的索力和设计采用的索力,采用二次优化法计算出的索力能同时大幅降低拱肋和系梁的弯矩值,可以有效改善拱肋、系梁的受力,减小系梁变形。

    2024年02期 v.31;No.28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行程铅剪切阻尼器的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敏;杜富强;

    目前,我国建筑朝着大型化、特殊化发展,对耗能设备的行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耗能设备难以满足工程需求。文章在总结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各类大行程阻尼器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墙式铅剪切阻尼器,并采用大型非线性分析软件ABAQUS对该种阻尼器进行了数值模拟,耗能器大变形模拟的难题得以解决,并得到了不同参数对该种大行程阻尼器耗能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阻尼器铅槽的长宽比、长厚比的合理设计限值。

    2024年02期 v.31;No.286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建筑材料

  • 不同玻璃幕墙类型隔热效果实验研究

    田耀月;肖紫宣;刘志航;谢龙鑫;张迪;王艳;

    玻璃幕墙是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为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文章设计了五种类型的玻璃幕墙,即封闭式单层玻璃幕墙、封闭式双层玻璃幕墙A、封闭式双层玻璃幕墙B、外循环式双层玻璃幕墙A及外循环式双层玻璃幕墙B,并对这五种类型幕墙的隔热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隔热效果最佳的为封闭式双层玻璃幕墙B,其次是封闭式双层玻璃幕墙A,而封闭式单层玻璃幕墙的效果最差,该实验说明不同类型的玻璃幕墙具有不同的隔热效果。本文研究对于玻璃幕墙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4年02期 v.31;No.28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聚丙烯纤维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张紫怡;党芳;郝晨曦;任浩;黄晨;杜甜甜;郭鸿;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的效果与机理,文章以汉中城固县柳林机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在含水率不变的情况下,首先对不同干密度的土样掺入不同比例的聚丙烯纤维进行了室内试验,然后就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的细观机理进行了离散元模拟。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的干密度和聚丙烯纤维含量能够有效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在本实验中,当干密度为1.75g/cm3、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07%时,改良效果最为明显。研究成果可为膨胀土路堤和边坡防护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65-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多孔玄武岩在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秦琳;

    文章以安徽某高速公路多孔玄武岩为研究对象,对多孔玄武岩母岩进行岩性分析,对初步筛选出吸水率等参数满足规范要求的母岩进行集料加工,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和利用消石灰替代矿粉改良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试验和车辙试验等对比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动稳定等关键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粘结性能,多孔玄武岩作为高速公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是可行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4年02期 v.31;No.286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摩擦损失试验研究

    张禹笋;

    通过某中小学工程预应力梁预应力张拉过程的监测,结合预应力束管道摩阻试验的数据,计算管道摩阻系数μ和k。通过修正后的管道摩阻系数μ和k分析计算不同张拉方式及布置的预应力筋伸长值,比较发现使用修正后的管道摩阻系数的计算理论值更接近实际施工过程的伸长值。

    2024年02期 v.31;No.28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BIM与计算机技术

  • 基于1+X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案例的BIM族建模能力提升研究

    张绍平;万雅琴;黄敏;胡佳萍;

    族作为BIM项目模型的基础元素,其建模能力的高低决定着BIM项目建模水平。相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BIM中实体创建方法、构件编辑和参数化提出了明确要求,BIM从业者由于未能系统掌握族创建理论和方法,难以满足岗位要求。文章针对创建BIM族模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列表对比BIM族创建方式探究彼此间的联系,力求系统掌握BIM族创建的理论。基于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案例,根据由易到难递进式的原则,对族三维形状创建的五种方式进行剖析,实现族建模理论和操作有机结合,促使广大从业人员BIM族建模能力提升。

    2024年02期 v.31;No.286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预测研究

    苏闻浩;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建筑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是灾害分析和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用日本KiK-net台站提供的地震数据及相应的场地信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可以预测地震动作用下地表峰值加速度的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和评估后结果表明,该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地表峰值加速度,模型的误差呈正态分布,均值误差接近于0,模型的决定系数高于0.8,展现出了良好的预测性能。同时该模型在各类场地中均有较为一致的预测性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2024年02期 v.31;No.286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P神经网络在混凝土性能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张玉箫;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BP神经网络在混凝土性能预测研究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文章在介绍BP神经网络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对BP神经网络在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BP神经网络在混凝土性能预测研究中的主要特征并提出未来展望,以期为混凝土性能预测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许肄;

    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与一般工程项目显著不同,完善的安全管理是行业发展需要。文章以此为研究背景,针对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的若干问题展开分析,同时提出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增强施工过程管理,填补行业研究空白,研究结果可供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建筑教学

  • 新工科背景下“水工钢结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陈菊香;黄铭;魏松;朱亚林;

    “水工钢结构”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为实现“新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文章在分析合肥工业大学“水工钢结构”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即教学顺序调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优化和学生成绩评价机制改革。两年的实施效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4年02期 v.31;No.286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火神山项目之中国速度与中国态度——“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应用”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分析

    宋海风;

    文章对思政案例教学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以“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应用”课程中的火神山医院项目之中国速度与中国态度为例,进行案例教学的实证研究,分析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目标设定、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过程融合,以期为相关课程的思政案例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2024年02期 v.31;No.286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土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改革措施分析

    于锋;陈海明;马宏伟;姚韦靖;

    “土力学”是一门不断发展中的学科,诸多理论和概念比较抽象,初学者往往感觉晦涩难懂,同时“土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专业大部分本科生并没有实际接触过具体工程,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文章针对“土力学”教学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意见,以供参考借鉴。

    2024年02期 v.31;No.286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质量分析

    石浩;刘方方;

    “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了解学科重难点、规划制定未来职业方向的基础课程。为了让学生适应全球化发展并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各高校都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文章结合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新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特点,深入探讨了“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有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基本功,还要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高等院校应充分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平台研修锻炼,提高专业学科教学水平及英语教学能力。

    2024年02期 v.31;No.286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高英;黎莹;张瑜;戴世安;李华;

    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为例,围绕“以道驭技”和“技以载道”的目标,“校企双师”共同融合思政元素,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生产实习内容可接受性有机结合,秉承“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的专业能力,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感受职业精神在土木工程行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做到知信行合一,在技术革新上敢为人先,成长为工程建设中所需的能工巧匠。

    2024年02期 v.31;No.28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OBE教学理念在“园林工程”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蒋小凡;马涛;伍全根;赵昌恒;

    为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文章针对园林专业“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OBE指导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双驱三联”的教学理念,确定教学成果,制定清晰、可行的实践教学目标,构建智慧教学体系,制定课前自学、课中讨论、课后总结的教学策略,以成果为导向开展课程设计、课程活动、课程考核。同时,改革课程评价的方式,为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方向。通过教学实践,以成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对培养具有科学与人文精神、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2024年02期 v.31;No.286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周艳;陈明高;李栋伟;葛根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的专业课程与思政建设必须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文章以“土力学”这门土木工程中的核心课程为例,探索并挖掘专业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从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专业自豪感与责任感、匠心精神、辩证关系、绿色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着手给出相应的课堂教学案例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实现育才与育人的统一。

    2024年02期 v.31;No.286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改革分析

    周玉佳;刘昕烁;桑秀卓;

    在高校教育中,教书功能与育人功能同等重要。文章依据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课程思政这个国家教育战略的背景,在“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授课中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思政融入“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建筑初步课程中,落实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02期 v.31;No.286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徐慧;

    文章针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现状,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开展课程建设,广东理工学院通过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块内容、设定立体化教学模式、设计合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相互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工匠精神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对学生的职业精神与技能的双重培养。

    2024年02期 v.31;No.286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杨世云;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由于课程的内容繁杂、实践性强、对实验的依赖性高、思政融入不足等原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融入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以赛促学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创新,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认可度更高,自主学习积极性更强,专业能力和素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24年02期 v.31;No.286 107-10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和思路分析

    南月慧;桂涛;

    文章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介绍和现阶段设计竞赛对建筑学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结合设计竞赛与教学改革,通过“昆工杯”设计竞赛的过程分析,探讨设计竞赛和课程教学的紧密关系,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建筑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2024年02期 v.31;No.286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职业本科筹建的“双高”专业群产业学院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

    李静;董雷;李婷;

    “十四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职业本科院校是大多数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发展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双高”院校又是升格职业本科院校的主力军,如何在筹建职业本科过程中建设并实质性运营好产业学院是申请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重要条件之一。文章以建筑类双高专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为例,提出基于职业本科筹建的产业学院构建与运行机制,探索以产教研用融合的“双高”专业群产业学院,为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典型教育案例分析——以暖通空调专业课为例

    关晓;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文章以一堂暖通空调“绪论”课为案例,探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24年02期 v.31;No.286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视域下工科建筑类专业双创育人分析

    蔡济众;

    “三全育人”视域下工科建筑类专业双创育人探究响应时代召唤,对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章在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工科专业双创育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层次、教育层次、全面育人层次这三个方面探索构建高职工科专业双创教育育人体系,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并提出了持续开展活动、培养双创能力,部门协同融合、推进科创育人,持续特色引航、开展学科竞赛,打通科研实践育人全过程,构建双创育人新思路,营造良好双创氛围,提升学生科创素养等“三全育人”视域下工科专业双创育人途径。

    2024年02期 v.31;No.286 117-11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

  • 基于数值模拟的盾构切削混凝土桩机理分析

    刘旭鹏;阚梦璇;刘志涛;李德全;刘洋;席培胜;

    为更好了解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桩时混凝土与刀具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瑶海公园站-合肥站区间盾构切削2根废弃桩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切削混凝土桩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刀刃前角、刀宽和切削深度等参数对混凝土桩切削效果和切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负前角刀刃切削混凝土所产生的作用方式和切削效果与切削岩土体类似;切刀切削混凝土桩的切向力一直大于贯入力,两者总体上波动趋势一致,而侧向力基本为零;随着刀刃前角的增大,切向力与贯入力均随之减小;切向力与刀刃宽度、切削深度均呈正比,但当参数增大到一定值时,曲线斜率发生突变,对切削力影响进一步加深;施工时应尽量选用负前角刀刃并控制刀具其他参数配置,以防刀具因前刀面所受摩擦阻力过大而产生较大磨损,影响施工效率和进度。

    2024年02期 v.31;No.286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型钢管桩在既有建筑基础的加固设计与施工控制

    王正安;扈学波;

    新建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因扰动使既有建筑物建设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当危及上部结构安全时,就需要对建筑物基础进行加固。对既有建筑的基础加固设计原则应先满足基础的承载力要求,再通过沉降位移验算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文章针对某钢结构建筑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通过原因分析、对比常用的加固方案和设计计算,提出微型钢管桩钢加固配合建筑物基础局部注浆的加固方案。同时介绍了施工控制要点,并通过沉降观测数据验证了加固方法的有效性。

    2024年02期 v.31;No.286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后注浆技术在提高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的应用分析

    刘冬冬;

    文章介绍了合肥市一大型商业广场机械钻孔灌注桩场地试验桩承载力检测的相关情况。由于试验中发现桩顶总沉降量很大,基桩承载力未充分发挥。在基本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在附近区域采用后注浆技术再次施工了一组试验桩,并进行了承载力检测和内力测试。通过两组试验数据比对和桩身应力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该地区桩长较长的泥浆护壁灌注桩采用后注浆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承载力。

    2024年02期 v.31;No.286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杭州临安某商住楼基坑支护设计分析

    火统曜;池海学;李世奥;陈国栋;

    文章基于杭州临安某商住楼基坑支护工程,详细介绍了桩锚支护形式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周边环境复杂,西侧和南侧为市政道路,已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但东北两侧有已建建筑物,需进行支护设计。经过对周边环境、地下水情况及地质条件的分析,采用灌注桩加锚杆的支护结构;同时根据场地土质特点,地下水控制方面,在周围环境条件复杂的闹市区采用井点降水措施;最后,结合计算,确定了基坑施工工艺。

    2024年02期 v.31;No.286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节理密集地层输水隧洞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张峥;龙敏;

    节理密集地层隧洞施工容易出现围岩掉块、塌方现象,易对施工安全和进度造成较大影响。文章依托某输水隧洞TBM掘进段,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方法研究节理密集地层隧洞TBM施工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该隧洞TBM掘进段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探讨。结果表明:在节理密集地层中,节理面性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岩块性质,节理面性质对围岩稳定性起控制作用;采用超前加固、调整钢拱架间距、锚杆非对称布置、及时施作喷射混凝土等措施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后,围岩变形量值减小,围岩剪切滑移区面积和分布特征均得到了控制,优化后的支护措施有利于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

    2024年02期 v.31;No.286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杂天然地基条件下塔吊基础设计及验算分析

    王泽厚;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塔式起重机作为常用的大型施工机械,如何有效保证其性能的发挥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内容。文章结合实际项目情况,利用地勘报告提供的真实数据,通过对塔吊基础尺寸、配筋等进行设计研究,分析验算塔吊的各项受力指标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从而保障塔吊后期的安全使用。

    2024年02期 v.31;No.286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沿江粉细砂地层深基坑汛期高水位渗流分析

    高鹏;

    文章以某沿江粉细砂地层深基坑工程为依托,结合工程特点及现场施工,针对度汛措施遇到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方法开展了汛期高水位的渗流分析,根据渗流分析结果确定基坑逸出点以及逸出点的水力比降,判断是否满足要、是否会发生管涌。计算结果表明,长江水位超过13m时,基坑底部地层可能会发生渗透破坏。该研究为沿江基坑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137-13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交通工程研究与应用

  • 杭州临空经济区多尺度空间的交通发展策略分析

    陈安安;王聪;龚迪嘉;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临空经济区作为要素流通的重要空间,其交通服务品质和运行质量对人和物的流通效率起到先导甚至决定性作用。文章以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为例,对不同空间尺度(航空港区、各功能组团内部、各功能组团间、周边城市区域)的交通供给现状进行探究并识别现存问题。借鉴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慢行交通、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入智能高效的运输系统以及规划与产业空间互联互通的区域交通网四个方面的交通发展策略,进而构建临空经济区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支撑临空经济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4年02期 v.31;No.286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防止道床与管片相互脱空的管片构型

    汤玉洁;张杰;丁飞;

    地铁隧道管片与道床之间并无本质上的连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容易造成道床与管片之间发生剥离、脱空现象,给列车行车安全带来隐患。文章提出了一种盾构管片设计方案,包括一个带一个凸块的标准块、一个带两个凸块的标准块,凸块与管片内侧之间设置孔洞。隧道管片内部的道床施工时,道床钢筋笼的部分底部纵筋穿入各列凸块的孔洞中,使道床钢筋笼与管片之间形成牢固连接,相互形成整体,减少或杜绝了道床与管片脱空现象的发生。

    2024年02期 v.31;No.286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人为差错模型的隧道工程风险控制分析

    孔戈;

    通过调研并归纳总结近些年隧道工程事故实例,分析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人为差错在工程风险分析中是重要的因素。将经典SHELL模型嵌入改进的Reason模型中,建立了既考虑人为差错发生的横向广度,又兼备了人为差错的深层次原因分析的SReason模型,最后分析隧道工程中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将S-Reason模型用于风险控制中的人为差错分析,为基坑工程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2期 v.31;No.286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波纹钢管涵的土压力分析及其工程应用建议

    刘晓义;

    文章以波纹钢管涵横断面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出波纹钢管涵的最合理受力状态,即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其横断面弯矩为零的状态。对波纹钢管涵的受力进行假设分析,得出波纹钢管涵横截面受土压力的模型及土压力计算公式。结合波纹钢管涵的实际受力状态,提出了3点工程应用建议。该成果可为波纹钢管涵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024年02期 v.31;No.286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公路隧道衬砌病害分析与处治方案研究

    张超;吴华;

    文章以G35济广高速公路安徽段隧道衬砌病害问题为背景,针对桃墅岭隧道定期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衬砌病害问题,通过外观检查、雷达检测等检测手段,系统分析了隧道衬砌病害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以往隧道维修加固的经验,制定了隧道衬砌病害处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今后类似隧道衬砌病害的处治方案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型桩技术在山区公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分析

    宣海洋;

    滑坡是山区公路灾害中经常发生的灾害之一,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和地勘资料,分析了产生滑坡的原因,通过微型桩技术结合锚固、注浆工艺,介绍了微型桩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微型桩具有施工机具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耗材少、造价低、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工程实践证明,微型桩技术在边坡滑坡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边坡滑移问题,提高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达到了处治滑坡的目的,安全可靠,在山区公路灾害治理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4年02期 v.31;No.286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竣工验收抗滑标准分析

    刘路;杨全霞;范旭;

    公路建设工程应经过交工验收及竣工验收两次质量鉴定,对于其中路面抗滑指标的鉴定标准规范中仅给出交工验收标准,而未明确竣工验收标准,导致存在竣工验收标准无明显依据的问题。为研究高速公路在竣工验收中无明确路面抗滑标准的问题,文章对天津市不同交通量、不同路面状况的三条高速公路,累计211km新建路面通车两年后的抗滑数据进行跟踪观测,分析认为天津市高速公路路面在通车两年后的竣工验收标准仍可以采用交工验收时的路面抗滑标准。

    2024年02期 v.31;No.286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检测试验与测量技术

  • 隧道施工地表铁路路基变形监测与预测方法

    张健;李振华;侯学;

    新建地铁隧道施工会影响地表既有铁路路基的结构稳定性,人工监测方法无法保证监测质量和频率。文章结合合肥市地铁4号线下穿合肥东编组站项目实际工况和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全站仪的自动化监测方法,并融合了GA-BP神经网络的变形预测模型,对既有铁路路基实现连续自动化监测和变形趋势预测,获得铁路路基的变形规律和发展趋势,及早发现和消除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地铁隧道施工和铁路运营安全提供数据保障。

    2024年02期 v.31;No.286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框架结构裂缝检测与处理

    张锟;

    文章以某工程框架结构住宅为例,针对裂缝产生原因对其进行结构检测鉴定。通过对该住宅房屋布局与地基基础概况的调查、墙体裂缝分布及特征的普查、混凝土强度及钢筋布置的抽检、框架柱垂直度的偏移观测,并结合结构整体建模验算,综合分析得出裂缝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并针对于此提出合理且有效的维修处理措施。

    2024年02期 v.31;No.286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CCTV检测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徐柯;

    CCTV检测技术是雨污水管道状况检测最为直观有效的检测技术,文章通过CCTV检测技术在池州市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的检测实例,对CCTV检测技术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通过CCTV检测发现主城区老旧小区雨污水管道存在的缺陷,为后期管道缺陷修复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2024年02期 v.31;No.286 165-166+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分析

    纪皖成;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高低决定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测技术极其重要。因此,文章将重点分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要点,以期提高混凝土检测技术应用效果,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持续发展。

    2024年02期 v.31;No.286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边机械拆除施工振动对砖混自建房影响的分析

    赵忠胜;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道路扩展、河道扩宽、城镇规划的需要,机械拆除施工日益增加。机械拆除施工对砖混自建房的影响程度以及如何有效地减小机械拆除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已成为热议话题。文章以某工程为例,通过拆除施工前的预防措施、拆除施工中振动的监测到施工后房屋墙体裂缝及损伤的检测,分析关于机械拆除施工振动过程中对砖混自建房的影响和减小影响的一些方法。

    2024年02期 v.31;No.286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分析

    范美红;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是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以及提前发现结构问题和隐患,为后续的维修和改造工作提供依据。因此,文章将深入分析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常用方法的检测要点,希望提高检测常用方法应用效果,进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稳定发展。

    2024年02期 v.31;No.286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在防雷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代先进;张坤;仇艳玮;孙自胜;

    防雷检测直线法测量接地电阻会因诸多因素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合理利用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既可以解决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又可以提高防雷检测业务的工作效率。文章从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入手,通过对多组独立接地极、多组共用接地极以及单独接地体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使用场所和条件.然后就传统接地电阻测试仪和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两种方法分别对易燃易爆场所、高层建筑检测的同一位置进行检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均验证了钳形表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后续防雷检测应用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286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建筑经济与管理

  • 基于SE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柳博洋;王杰;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外有关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文献,将其影响因素划分为技术因素、人员因素、材料与设备因素、管理因素4个维度,并选取16个观察变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运用SPASS软件对回收数据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借助AMOS软件绘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结构方程模型(SEM),计算各个潜变量与观察变量间的路径系数,并提出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

    2024年02期 v.31;No.286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管控机制分析

    姜博;王鑫;蒋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建设领域也在稳步前进。作为施工一线的农民工,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如果农民工工资支付不及时的情况出现,会影响高速公路建设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给社会稳定增加不利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工作并指出,“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全社会一定要关心农民工、关爱农民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主题教育实践,文章从建设单位角度出发,探索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管控措施,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支付,维护农民工权益,打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2024年02期 v.31;No.286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测量中心工作开展思路分析

    罗亮;傅立军;

    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黄河特大桥是黄河上已建及在建的最长、主跨最大的公路桥梁,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的关键部分。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黄河特大桥是河南省首次引入测量中心进行总体测量管理、技术服务的桥梁项目,其施工测量工作难度大、要求高。文章根据已有项目经验,对测量中心如何服务好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黄河特大桥建设做好测量保障进行探讨,使测量中心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施工测量质量和精度保证,为测量中心应用到河南省同类型施工项目积累经验。

    2024年02期 v.31;No.286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G建筑公司一线项目管理人员工作激情提升策略分析

    朱健文;

    文章对G建筑公司一线项目管理人员在工作时是否富有工作激情展开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一线项目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工作激情下降的状况。基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深度访谈,总结分析出影响员工工作激情的主要因素有内部动机的匮乏、存在负面情感体验和对企业的负面认知评价。对此,提出了三方面的提升对策,即强化内部动机、改善情感体验和转变认知评价,以期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实现创造性绩效。

    2024年02期 v.31;No.286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桥梁工程超危大高支模施工方案编制注意事项分析

    聂晶;

    文章分析了桥梁工程超危大高支模施工方案编制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以及影响桥梁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高支模超危大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控制的重难点和易疏忽点。

    2024年02期 v.31;No.286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EPC模式下某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造价程序及控制要点分析

    刘康兰;

    文章通过对EPC项目的跟踪调研,根据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熟悉EPC相关流程及相应造价控制点,从合同计价方式选择、审核程序、结算方式、不可竞争费、发包人要求等方面探索EPC模式中工程造价注意事项。

    2024年02期 v.31;No.286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工程质量监督闭环管理措施分析

    常瑞雪;

    项目施工监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最终成果质量,因此需要开展工程质量监督闭环管理措施的研究,剖析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中的痛点与难点,引申出工程质量监督闭环管理的建设目标。文章从管理理论出发,提出“三个100%”闭环管理策略,明确闭环管理涵盖的范围;由理论推及行动,提出坚持施工许可制度和使用许可制度、建立工程质量的监督闭环管理模式、保证质量责任的垂直下放三个具体的实施措施。施工质量监督的闭环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期 v.31;No.286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培训体系分析

    韩嫣然;

    面对装配式人才培养的困境,亟待建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培训体系,通过设立培训课程,编制培训教材,打造集装配式工厂建设、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的装配式实训基地,提供建筑产业现代化PC工厂全套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2024年02期 v.31;No.286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