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

  • 战争遗址保护传承的当代价值与策略——以长沙影珠山抗战遗址群为例

    吴思豫;戚承志;李太行;王晓娇;

    影珠山抗战遗址群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军与日军多次交战的军事要点,对保卫西南大后方、支援粤港地区盟军反法西斯战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遗址存在保护与利用不当的问题。文章以影珠山抗战遗址群为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梳理并分析遗址群的具体价值,探究遗址未被充分利用的原因,提出合理的保护利用建议,以期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传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为遗址的实际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城镇历史街区微更新节点设计分析——以古市镇文化馆为例

    麻天然;纪文浩;罗继超;

    文章以古市老街文化馆的实际改造项目为例,针对当地老街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遗产保护及更新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对当地空间格局、气候、文脉以及历史文献的分析,吸取传统建筑文脉背后蕴含的在地营造智慧,将其与现代技术结合,从而探索当地历史街区的适应性保护方法,并在空间、环境、社会结构、实际运营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

    2025年09期 v.32;No.30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达城市规划——从自下而上的数字化分析到自上而下的再生

    孔维群;

    文章以吉达城市更新为案例,探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规划方法的结合对城市再生的作用。吉达从渔村转型为多元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因大量非计划性社区建设,影响了城市设计格局。文章分析了吉达在沙特“愿景2030”背景下的城市更新项目,指出其拆除非正式社区时忽视居民需求,进而引发的社会问题。通过空间诊断方法,提出以有限物理干预强化非正式区域内部结构并融入城市交通系统,强调居民参与规划和低收入住房投资的重要性,认为城市更新应平衡整体连通性与地方特色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09期 v.32;No.30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室内设计创新与实践——以庐江县万山镇大众民宿为例

    孙华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章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七栋民宿室内设计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室内设计将地域文化、生态理念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尝试将空间智能与民宿室内设计一体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活化既有村庄建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09期 v.32;No.305 14-1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校园渐进式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东北大学南湖校区为例

    周慧;刘福星;曲明姝;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以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传统大学校园的高质量有机更新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大学校园更新的困境,引入渐进式更新理论,系统探讨大学校园渐进式更新的特征与规划方法。以东北大学南湖校区为例,从区域空间资源、功能业态布局、道路交通系统、历史景观传承与开敞空间、价值潜力地块五方面梳理校园空间设计要素。通过开展空间资源统筹、功能业态整合、道路交通优化、人文景观提升及分期建设实施五大专题研究,提出校园整体空间的渐进式更新策略,为同类大学校园更新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

    2025年09期 v.32;No.30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排油烟设计在封闭式商业中的应用分析——以六安某商业MALL为例

    陈顺之;

    文章以六安某商业MALL项目为例,深入分析排油烟系统设计在封闭式商业项目中的应用分析。随着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餐饮业态占比不断提升,排油烟系统的合理规划与高效运行成为保障商业环境质量、满足环保要求及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相关规范、实际案例及先进设计理念的剖析,提出优化排油烟系统的设计应用,提升商业运营的综合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5年09期 v.32;No.305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消毒供应中心设计分析——以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例

    钱六五;陶然;王磊;姜利;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承担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的核心部门,也是无菌物品供应的物流管理中心,为各项医疗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设计与施工,对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文章以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例,分析该项目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装饰、给排水、供配电、暖通等专业设计并开展实践,相关结论可为后续消毒供应中心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2025年09期 v.32;No.305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 盾构下穿既有高压燃气管线施工技术分析

    芮李东;

    盾构施工下穿高压燃气管线对地层变形控制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为确保盾构施工安全、高效、经济地穿越燃气管线,需通过对盾构机合理选型及施工环节各项参数的合理设置,确保施工质量及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文章就盾构区间下穿高压燃气管线进行分析,为相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

    2025年09期 v.32;No.30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非洲钾盐地层井筒冻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陈晓峰;李运刚;闫璐;

    刚果布谷马西钾盐矿井位于非洲刚果布共和国奎卢省比利村,处于非洲大陆西侧,刚果布成盐盆地的中部。该钾盐矿井设计采用冻结法施工,有四个井筒。文章分析刚果布谷马西钾盐矿立井井筒冻结施工关键技术,通过研究刚果布马西钾盐矿立井井筒地层的地质水文条件、钾盐矿地层岩土热物理力学性能、冻结方案设计及优化、钾盐矿地层冻结孔成孔技术、长期炎热和潮湿条件下冷冻机组节能运行等内容,以保证钾盐矿立井冻结段安全高效,并为后续钾盐矿开采提供良好环境。研究成果为安全开发钾盐矿产资源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5年09期 v.32;No.30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装配式高层住宅铝模与叠合板一体化支撑施工技术分析

    尹宗成;

    随着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造理念的快速发展,装配式高层住宅中铝模与叠合板一体化支撑施工技术凭借高效、环保、经济的综合优势,成为行业研究热点。文章针对传统施工工艺存在的工序复杂、资源浪费及效率瓶颈等问题,系统探讨了铝模与叠合板一体化支撑技术的理论体系与工程应用。主体采用一体式支撑体系,取代了常规支撑材料及模板、方木,减少了木材使用量,改善了作业环境;同时通过早拆快拆头的应用,进一步节省模板等木材用量,实现了绿色低碳,取得了良好的质量、安全、成本及进度效益。本技术在蚌埠和顺印山樾、蚌埠市公安局的基地项目中应用,有效解决了铝模与装配式一体化施工难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可在类似项目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2025年09期 v.32;No.305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穿越地铁隧道影响区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

    沈辉;

    文章以某道路改造工程排水管道施工穿越地铁隧道影响区为例,结合施工方案、地铁隧道保护方案和过程监测等,分析了排水管道明挖和顶管施工对地铁隧道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明挖和顶管施工是排水管道穿越地铁隧道区的有效施工方法之一,通过落实经论证的保护方案和过程监测,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实现对地铁隧道的有效保护。

    2025年09期 v.32;No.30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矩形排水沟自走液压式滑模施工技术分析

    邵佳;潘洋;

    文章以某绕城段新建工程为例,系统总结矩形排水沟自走液压式滑模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并进行施工进度、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综合分析,其表明,该项目中,该工艺推进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生产理念,显著提升了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为公路工程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施工经验。

    2025年09期 v.32;No.305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超深筏板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及钢筋支架选择分析

    杨波;

    文章通过对中安创谷三期3标段项目超深大体积筏板混凝土分层浇筑及超深筏板钢筋支架的选择进行分析,主要从工程概况、筏板结构情况分析、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及要点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及超深筏板钢筋支架马凳的选择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复杂环境下地铁叠线隧道盾构接收施工技术

    吴成睿;

    随着社会发展,盾构法隧道建设日益增多,轨道交通网愈发密集,地铁交叉线路不断增加。工程建设中需避让铁路、主干道路及地下管线等设施,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叠线施工的影响因素日趋复杂。文章针对盾构接收施工展开总结与研究,形成复杂环境下地铁叠线隧道盾构接收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循环移动台座预制梁板施工技术分析

    张苗苗;

    建筑领域的预制生产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安全环保等优点,但预制场建设常常面临临时用地面积受限、工期紧等难题。为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资源,根据“流水化生产、立体化布置”的场站建设思路,相关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应运而生。文章对某预制场建造过程中创新开发的循环移动台座预制梁板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该技术实现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集约化,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025年09期 v.32;No.305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建筑工程中管材运输装置分析

    周杨;

    文章聚焦建筑工程管材运输过程中的损伤问题,旨在设计一种高效的运输保护装置。通过系统分析现有保护装置的技术瓶颈,结合文献研究与试验验证,提出了一种集成多层缓冲结构的创新装置方案。分析表明,该装置可通过弹性组件的协同作用,保障管材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将运输损伤率降低70%以上,同时提升装卸效率30%,显著降低材料损耗与运输成本,为建筑工程管材的安全运输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2025年09期 v.32;No.305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建筑结构研究与应用

  •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楼梯结构静力性能检验分析

    吴晓昊;

    装配式预制构件结构性能对装配式建筑结构安全性和使用性至关重要。某研发楼工程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以工程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楼梯为检验对象,对其进行结构静力性能检验,从检验评定要求、检验荷载、支承装置及加载方案、检验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等方面阐述了检验方案,并提出检验试验前和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验结果表明该预制楼梯的挠度检验、裂缝检验、承载力检验均能满足要求,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结构静力性能检验方案制定及检验注意事项可为类似预制构件结构静力性能检验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地库顶盖梁板刚度比合理性选型分析

    张明辉;

    地库顶盖梁与板作为主要水平受力构件,共同承担覆土荷载、地面活载等上部竖向荷载。文章选择正方形柱网的地库顶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梁截面获得不同的梁板刚度比,然后借助YJK计算软件建模计算,分析梁板刚度比变化对梁、板内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梁板协同工作时,梁板刚度比对梁、板内力及变形有较大影响;当梁板刚度比k大于1.57时,按典型梁板楼盖结构体系设计比较合理。

    2025年09期 v.32;No.305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大型地铁T型换乘站深基坑施工对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变形的影响分析

    张涛;

    为分析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深基坑施工对既有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文章以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和6号线的T型换乘站(洪岗站)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拟建6号线洪岗站及洪岗站~东至路站暗挖段区间的施工,尤其是深度约26.6m的深基坑施工对既有3号线洪岗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期间主要导致既有车站及附属结构的沉降、向基坑侧的侧向变形,各施工工况均能满足既有轨道交通结构的变形控制标准,能确保拟建轨道交通基坑的安全和既有轨道交通结构的正常运营。

    2025年09期 v.32;No.305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小直径钢管桩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董文涛;

    文章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小直径钢管桩在软硬互层地层中的承载特性。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桩土相互作用模型,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模拟土体弹塑性行为,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参数分析表明:桩径是影响承载力的主导因素,直径从0.7m增至1.0m时,极限荷载提升60%,厚度从20mm增至35mm时,位移幅度降低28%;土体参数中,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承载力影响显著,黏聚力降至0.6c时承载力损失42.5%,内摩擦角每降低10%承载力衰减7%~14%。文章揭示了桩土刚度匹配机制与破坏模式转变规律,旨在为软土地区小直径钢管桩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5年09期 v.32;No.305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ABAQUS的装配式吊梁仿真设计分析

    肖妃辉;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吊梁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和其他工程项目中。然而,由于其装配过程和构件之间的连接特性,装配式吊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文章以某公司华南产业基地项目为例,利用ABAQUS软件对项目中装配梁的吊装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了装配梁吊装过程中因自重和吊点布置产生的局部受力和变形情况,以评估其在局部强度和安全性表现。

    2025年09期 v.32;No.305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增大截面加固梁受压区高度系数变化规律分析

    郑继光;张济圣;房新宇;高山威;

    文章主要分析混凝土桥梁受压区增大截面这一带载加固形式,在不发生脆性破坏的前提下,受压区高度系数主要受增大截面高度和一期荷载的影响。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受压区增大截面加固的梁进行模拟计算,分析高度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度系数随一期荷载的增大而减小,随加固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2025年09期 v.32;No.305 63-6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水·电·暖通技术与应用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柳金娜;

    海绵城市理念提出通过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吸收、存储和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城市各个地块给排水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雨水的收集、渗透、储存和利用,实现排水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融合。文章以杭州某小区为例,在给排水设计中充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住宅给排水系统、道路排水和绿化排水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力求实现城市排涝、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与高品质住宅建设相匹配的需求,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实践支撑和技术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高效通风系统在联合工房中的应用及管道安装技术分析

    李怀宾;

    文章基于旬阳卷烟厂技改项目中联合工房的通风系统设计与施工实践,深入探讨了高效通风系统的应用及其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生产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详细介绍该项目的通风系统设计理念、关键技术应用以及管道安装技术创新,分析了高效通风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实施效果与优势。同时,结合BIM技术在管道综合排布与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了提升通风系统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有效策略。结果表明,旬阳卷烟厂技改项目中的高效通风系统不仅有效满足了生产车间的通风需求,可为类似工业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建筑节能

  • 不同政策驱动下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及碳排放影响分析

    叶长青;梁倩;王子豪;王钦章;王浩;胡浩威;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背景下,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成为推动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以安徽省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梳理、产业链分析、典型案例研究及情景模拟方法,系统探讨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经济优势和社会环境效益。分析发现,安徽省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数量与装机容量增长迅速,典型案例分析表明,通过高密度布局与智能运维技术,实现发电效率提升(PR值≥85%)、年减排二氧化碳超3500t,并显著降低用能成本。情景模拟结果显示,政策强化和技术创新增强了碳减排的效率与效果,能够显著提前碳达峰时间并降低碳排放峰值,其中技术创新情景的减排效果最为显著。通过强化政策与技术协同,推动既有建筑改造与新建建筑光伏全覆盖,深化“光伏+储能+智能微网”集成应用,并完善碳交易机制,可为区域绿色建筑推广及“双碳”目标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路径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实践分析——以合肥市某住宅楼为例

    樊迪军;

    为落实“双碳”目标,推动建筑碳排放尽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在我国力促节能减排的环境下,超低能耗建筑成为建筑节能发展的方向。文章通过对实际超低能耗建筑设计项目的分析,提出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要点,希望能够为超低能耗建筑积累设计经验,并提供参考范例。

    2025年09期 v.32;No.305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建筑材料

  • 改性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配比设计与性能试验分析

    王竹启;庞建勇;郝泽睿;邹久群;

    水泥基浆材常用于地下工程破碎围岩的支护加固和注浆堵水,是保障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改性出具有较高性能的复合水泥基浆材,试验设计以水灰比、纳米纤维掺量、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掺量、消泡剂掺量及粉煤灰(20wt%)等因素考虑的正交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优的纳米纤维水泥基复合浆材配比设计。通过测定相关抗拉、抗压强度数据进行极差、方差与功效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性为水灰比>纳米纤维掺量>消泡剂掺量>EVA掺量,其中水灰比最优为0.5,纳米纤维掺量最优为0.12wt%,EVA掺量最优为10wt%,消泡剂掺量最优为1.5%;对抗拉强度影响显著性为水灰比>消泡剂掺量>EVA掺量>纳米纤维掺量,其中水灰比最优为0.5,纳米纤维掺量最优为0.08wt%,EVA掺量最优为8wt%,消泡剂掺量最优为1.5%。试验揭示了各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且相比于普通水泥-水注浆材料性能有显著提升。

    2025年09期 v.32;No.305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硫酸盐侵蚀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分析

    丁伟;

    为分析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变化趋势,文章采用干湿循环法对马歇尔试件及车辙试件进行定期浸泡,对特定龄期的试件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及车辙试验,并深入分析空隙率及溶液浓度对硫酸盐侵蚀劣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在硫酸盐侵蚀作用下的高温性能随着龄期的增大而显著衰减;溶液浓度及空隙率均对硫酸盐侵蚀沥青混合料有显著影响,且空隙率对侵蚀劣化作用的影响更突出。

    2025年09期 v.32;No.305 82-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市政道路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优化及验证分析

    蔡梦雅;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文章以某市政道路AC-20C普通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试验分析,结合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进行优化,并通过马歇尔试验验证优化后的配合比是否满足市政道路工程的各项性能要求。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AC-20C型普通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合料的性能,确保了道路质量。

    2025年09期 v.32;No.305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建筑教学

  •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评价研究:问题、理论、模型构建

    谭旭翔;陈敏;齐美丽;张培娜;吴艳玲;

    文章聚焦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评价,在政策导向及现实需求驱动下,采用混合研究法(定量问卷+质性访谈),分析发现课程评价呈现“三低三重三无”特征。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构建理论框架和评价模型,在理论层面重构教育评价范式,将评价要素划分为四个核心层级,构建多因素交叉的评价驱动因素理论模型。结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理念,以及注重实践与能力培养的特点,构建课程体系质量螺旋提升评价模型。

    2025年09期 v.32;No.305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课程思政融入“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

    周立卓;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文章推动课程思政与“公共关系”课程深度融合,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基于学情分析开展科学的整体设计,精准把握课程建设目标的价值观导向、育人导向及方法导向;其二,挖掘思政元素与知识体系的内在契合点,通过合适载体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过程;其三,在育人效果评价中,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强调发展性评价理念,全面衡量学生的价值塑造成效。

    2025年09期 v.32;No.305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力学”课程考核改革

    贺敏;李兆超;补国斌;杨庆光;吴晶晶;申权;滕珂;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需紧扣应用型与创新型目标,强化产出导向理念。文章针对我校“土力学”课程现有考核体系的结构性不足,从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双维度推进考核模式改革:首先,依托学习通APP教学平台,构建涵盖章节学习进度、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及课堂互动参与度的过程性考核指标体系;其次,以行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期末闭卷考核中增设工程案例分析题,同步降低纯理论知识点的考核权重;最后,选取两个年级学生开展教学改革实践,通过与平行班级的考评成绩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考核模式,优化后的考核体系显著提升了教学实效,更契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025年09期 v.32;No.305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苑惠丽;杨亚楠;胡忆南;

    文章针对“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知识体系庞杂且实践性强的特点,以网络课程建设为依托,以任务实践为驱动,把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任务实践和课后汇报四个环节,构建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解决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学生自学动力不足和理论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自学、合作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升高校教师业务水平,加强师生间交流和互动,为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2025年09期 v.32;No.305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丛术平;张征;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涉及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关乎国计民生,工程伦理问题突出,思政教育尤为重要。文章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深度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特别是相应的工程伦理问题,通过教学过程设计,采用情境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将价值塑造融入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以达成育人目标。

    2025年09期 v.32;No.305 100-10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

  • TRD工法在城市铁空枢纽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李登祥;

    等厚度混凝土搅拌墙(TRD)作为建筑业十大新技术,为水泥土搅拌墙提供了全新的施工方法,在国内城市铁空枢纽建设工程中应用较少。文章以阜阳铁空枢纽片区工程为例,对等厚度混凝土搅拌墙(TRD工法)+组合式支护方式在城市铁空枢纽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详细阐述TRD工法的施工工艺,并对施工后TRD工法的支护止水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RD工法支护稳定性较好,墙体刚度较大,且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为皖北地区砂土地质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施工工艺。

    2025年09期 v.32;No.305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软土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宁波市新京大厦基坑设计为例

    应乘风;马暾;朱志杰;凌英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基坑工程呈现复杂化发展趋势。随着基坑工开挖深度不断增加,给软土地区的基坑支护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软土基坑对外部条件变化具有较高敏感性,若周边荷载、水文条件、开挖顺序等外部因素的变化未及时反馈并进行动态设计调整,极易引发工程险情。文章以宁波市新京大厦基坑设计方案为例,从结构设计、工艺流程、效益分析等方面,对基坑工程的相关设计问题展开研究。

    2025年09期 v.32;No.305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淮北地区化学品储罐沉降数据分析与数值研究

    丁英勋;邓玉婷;潘燕;

    为研究持力层为天然地基土的储罐基础沉降,文章首先通过对实测沉降数据、规范中分层总和法计算值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对比,发现三者结果相近,且数值模拟计算值更为接近实测沉降值。然后,分析得出三维数值计算优化了分层总和法中不考虑土层的剪切应力、假定土体无侧向变形的计算前提。最后,通过创建算例,计算同一土层环境中不同条件下的储罐沉降,结果表明,当基础底部附加压力不变时,随着储罐直径的增大,基础沉降增大且增量逐渐减小;当储罐直径不变时,随着附加压力的增大,基础沉降线性增加,且中心点的沉降相较于边缘点对附加压力的变化更为敏感。

    2025年09期 v.32;No.305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TRD水泥土搅拌墙在某深基坑中的应用分析

    杨弋涛;

    TRD工法是一种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的施工方法,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深基坑工程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文章以安徽省某地项目为例,针对该基坑存在水位高、工期紧、周边环境复杂等特点,采用放坡+TRD搅拌墙止水帷幕等组合支护方案。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以保证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

    2025年09期 v.32;No.305 112-11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政排水管道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分析

    范卓越;

    文章主要分析市政排水管道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通过总结软基对市政管道的影响,以及软基处理常用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为市政排水管道软基处理提供参考,进一步保障市政排水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2025年09期 v.32;No.305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强风化层千枚岩围岩连拱隧道变形控制技术分析

    谢晓飞;

    文章以安徽省南部地区某连续拱型隧道工程为实例,结合MIDAS仿真模拟与现场试验段成果,从隧道洞口及主体开挖过程的变形控制两方面,分析超前管棚预加固技术在破碎断层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应用,探讨其变形控制效果,旨在为类似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咬合桩在老城区改造项目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郑永磊;

    文章以老城区某改造项目的深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咬合桩在城区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该工程含负一层地下车库,最大开挖深度6.98m,周边与既有建筑物紧邻,且勘察报告显示场地内地下水丰富。在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周边需保护建构筑物众多且支护结构不得超出用地红线的多重约束下,通过优选支护结构与止水帷幕方案,实现了基坑开挖及使用阶段变形的有效控制,保障了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

    2025年09期 v.32;No.305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斜撑在深基坑支护体系中的应用分析

    陈锦涛;单灿灿;付春友;

    基坑支护旨在为地下空间开发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由于施工受水文地质条件、场地使用条件、周边环境状况、工期要求及工程费用等多因素制约,常需采用附加结构体系的开挖支护方式。排桩+斜撑支护结构作为一项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的施工技术,能够在确保基坑施工及使用期间支护结构自身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变形,并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文章以当地已完成施工的基坑工程为例,深入分析深基坑支护结构中钢格构斜撑施工的关键步骤与技术要求,以期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2025年09期 v.32;No.305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花岗岩孤石的现场判别方法分析

    王智毅;

    花岗岩球状风化体俗称“孤石”,是花岗岩地区典型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孤石的存在显著增加了地质勘察与工程设计的难度。在工程勘察阶段准确区分孤石与基岩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多年现场勘探经验,系统总结花岗岩孤石现场判别方法,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某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连续墙抗渗技术分析

    彭守林;

    合肥某超高层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复杂的地质条件及场地环境使得超深地下结构的施工难度和风险显著增加。文章通过介绍该项目大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分析其技术原理及试验验证过程。通过“地下连续墙与三轴搅拌桩复合式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接缝处加固防水结构”“地下连续墙墙幅合理跳仓施工”等综合抗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利于周边环境的保护,成功解决了地下连续墙因施工工艺、防渗措施单一导致的渗漏问题,大幅提高了“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全生命周期的抗渗性能。该技术已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025年09期 v.32;No.305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交通工程研究与应用

  • 桥梁点云超体素聚类分割技术分析

    杨琪;徐钦国;刘叶伟;

    针对桥梁建设场景中点云数据规模大、结构复杂导致传统分割方法效率低、边界粗糙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超体素聚类改进的点云分割方法。首先,通过八叉树体素化与法线-欧氏距离能量最小化准则,对桥梁点云进行超体素过分割预处理,生成均匀且边界清晰的初始超体素块,在此基础上,结合自适应区域生长聚类算法并根据桥梁结构特征(如平面与凹凸面)动态调整法向量夹角与正交距离阈值,优化超体素融合策略,实现复杂几何特征的精细化分割。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确保桥梁构件边界完整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分割效率,并通过自适应分辨率特性降低了噪声干扰,适用于大规模点云数据的快速处理。研究成果可为桥梁数字化预拼装与施工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为推动智能建造领域的点云处理技术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2025年09期 v.32;No.305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智能制造的钢结构桥梁生产优化分析——以数字化工厂为例

    朱小军;

    智能制造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促进工业制造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智能制造的钢结构桥梁生产优化,以数字化工厂为例,探讨数字化工厂在钢结构桥梁生产中的作用和优势。其中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基于此,提出钢结构桥梁生产过程的优化方法,以期增强生产的可控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025年09期 v.32;No.305 13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五里墩立交桥影响分析

    丁然;

    针对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构筑物的影响,文章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青阳路站-西园路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五里墩立交桥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周边地层及桥梁桩基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呈“W”型分布,其最大沉降点位于双线隧道拱顶上方区域;隧道与桩基距离越小,桩基受隧道施工的影响越大;桥梁桩身水平位移随着盾构开挖而逐渐增大,其整体朝隧道方向偏移,且桩身上部水平位移大于桩身下部水平位移。

    2025年09期 v.32;No.305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道路纵断面的桥隧自动分界方法应用分析

    王佳亮;

    文章提出了一种自动、高效的基于道路纵断面求解路线桥隧分界的算法。该算法可根据设计人员指定的相关参数,通过分析道路纵断面的地面线与设计线的几何高差关系求得桥梁、隧道的各段区间。所得结果可进一步应用于沿线构筑物示意图的自动绘制以及三维模型的自动建模。该算法可应用于道路三维正向设计软件系统,实现根据路线快速进行常规桥梁、隧道的三维建模与二维出图。

    2025年09期 v.32;No.305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协调行走预警系统下龙门吊作业智能监测分析

    陈前;

    文章通过三维虚拟软件构建龙门吊数字孪生平台,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实现龙门吊行走状态的轻量化实时监测。基于视觉AI技术开发的龙门吊协调行走预警系统,有效地对龙门吊作业进行风险预警,实时关注结构受力状态,有效减轻大车运行异步程度,达到提高相关零部件寿命、降低故障率、减少事故率的目的,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本工程利用协调行走预警系统进行龙门吊行走状态全过程监测,顺利完成龙门吊施工作业,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2025年09期 v.32;No.305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检测试验与测量技术

  • DCP试验在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钱林根;

    为分析DCP动力锥贯入试验在评价地基处理效果中的应用,文章依托上海某地基处理项目,对处理完成后地基土进行DCP试验。首先阐述DCP动力锥贯入试验的原理及其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然后分析其在地基土检测中的可行性;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贯入率、承载比与地基土压实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贯入率、承载比等参数与地基土的压实度存在线性相关性,证明DCP在评价地基土压实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025年09期 v.32;No.305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锚桩法抗压静载试验设计与分析

    王伟;

    静载试验是研究单桩受力性状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合肥某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场地条件及测试要求,确定了采用锚桩法进行静载试验。通过对5根直径相同的灌注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获得了试验桩的Q-s曲线,分析桩身内力和桩侧摩阻力随深度变化的分布规律,成果可以为抗压桩承载特性的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静载和动载法的桩基检测分析

    张帮伟;

    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静载法与动载法的新型桩基质量检测与分析方法,旨在有效评估桩基的承载力与质量。静载法通过模拟实际工况,提供桩基的极限承载力与变形特性数据,但由于周期长、成本高,难以大规模应用;动载法则具有快速检测和低成本的优势,特别适用于桩身承载力评估。通过将静载法与动载法结合使用,克服了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提升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承载力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不同桩型的承载力差异显著。

    2025年09期 v.32;No.305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玻璃厂综合办公楼结构安全性鉴定

    孙猛;

    文章以某玻璃厂房综合办公楼为例,通过现场调查、检测等手段并结合原设计资料,依据现行相关规范,考虑恒载、活载、雪载及风载作用,采用PKPM软件建模复核验算。验算结果表明,部分框架柱、梁及次梁承载力不满足先行设计规范要求。综合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该工程结构安全性鉴定等级评定为Csu级,即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2025年09期 v.32;No.305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桩基施工过程中孔底沉渣特性的光纤检测方法分析

    钱逢龙;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孔底沉渣是影响桩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孔底沉渣特性对桩基承载力的评价尤为重要,现有的沉渣特性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精度低、人为判断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对沉渣承载力和侧摩阻力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光纤探杆穿过沉渣层时的波长变化计算端阻力和侧摩阻力。开展室内模拟试验,并将其应用于试验场地进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实现端阻力和侧摩阻力的精准检测,检测精度较高,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中存在的精度问题,为桩基施工过程中孔底沉渣特性的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2025年09期 v.32;No.305 158-16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地下室混凝土裂缝成因调查分析

    陶毓先;

    地下室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结构耐久性,还可能导致渗漏等问题。文章针对某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开展成因调查分析,通过现场勘查裂缝形态、分布特征,结合施工资料、混凝土构件材料强度以及钢筋间距等检测数据,从结构建模验算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发现地下室未及时降低水位和覆土引起上浮。以期为后续类似地下室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161-16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铜陵岩溶地区基桩完整性检测分析

    袁君;

    文章结合作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铜陵岩溶地区基桩完整性检测展开探索。通过分析该地区的地质特性与桩基施工难点,探讨有效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钻(冲)孔灌注桩(旋挖桩)在该地区的应用,并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桩身完整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铜陵岩溶地区基桩施工难度较大,需采用多种方法结合检测,以确保桩身的完整性。

    2025年09期 v.32;No.305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真空绝热板性能及其保温系统检测分析

    黄健;

    真空绝热板保温系统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良好的保温性能、优秀的防火等级、轻便稳定易于安装等特点,但其也因造价相对较高,目前多应用于高档住宅、写字楼,或是有特殊要求的医院、机房等。文章结合检测实例,通过保温系统拉拔、节能构造钻芯、保温粘接面积比等实体检测方法,对真空绝热板材料主要性能参数进行分析。

    2025年09期 v.32;No.305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技术的应用及过程分析

    葛栋材;

    桩基是建筑基础结构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以其稳定的性能和高强度,有效支撑建筑物的荷载。然而,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复杂多变的地基条件以及设计和施工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桩基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的应用要点,并结合实际检测案例,提出桩身完整性、桩基承载力等检测方面的过程,期望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切实发挥桩基检测技术的价值。

    2025年09期 v.32;No.305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层住宅现浇板跨中裂缝检测及处理措施分析

    彭玉龙;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混凝土结构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混凝土结构的开裂问题不可避免。文章以某高层民用住宅为例,通过现场检测分析现浇板跨中裂缝的成因,并针对这种裂缝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为今后同类现浇板裂缝的成因分析和处理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2;No.305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建筑经济与管理

  •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核算及控制实践分析

    孙仁发;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核算及控制是精准把控项目开支、规避资金浪费、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与盈利,提升企业成本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文章以某高速合肥段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施工阶段成本管控问题,通过剖析项目初期面临的材料价格波动、设计变更及工期延误等问题,构建“技术驱动-制度约束-考核激励”协同控制框架。研究表明,该模式提出的动态采购策略、BIM技术应用及全员目标考核等具体措施可系统性解决材料波动、设计变更等典型风险,实现成本节约1.08亿元,工期压缩45天,返工率降至0.5%。研究成果为公路工程成本管控提供了理论范式与实践路径,为同类工程提供可复制的成本管控范式,助力提升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水平。

    2025年09期 v.32;No.305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PP项目运营期付费机制困境与路径分析——以A县城市路网PPP项目为例

    刘忠;

    PPP项目运营期作为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价值兑现与风险显化的关键环节,其付费机制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正成为制约项目平稳运行的核心矛盾。随着存量项目进入付费高峰期与增量项目收益模式转型时期,运营期付费难成为当下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以A县城市路网PPP项目为例,通过对运营期付费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了当前PPP项目运营期付费机制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强化履约管理、延长运营期限、健全退出机制等方面对优化运营期付费情况提出见解。

    2025年09期 v.32;No.305 179-180+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CA-LCC的100%RAP掺量的厂拌热再生效益分析

    冯壮壮;李洪珍;刘乐国;李进;谢志伟;刘开鑫;唐润;沈峰;

    为精确评估厂拌热再生技术的环境效益,文章分别测算100%RAP掺量厂拌热再生和铣刨重铺的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量,并采用LCALCC环境经济综合评价方法将环境效益进行经济化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铣刨重铺技术相比,100%RAP掺量的厂拌热再生技术可降低能耗与排放,具有社会效益。

    2025年09期 v.32;No.305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装配式建筑高空吊装作业人员行为安全预警模型构建分析

    胡晓东;

    文章针对工业场景中人员行为安全管理需求,构建融合多源感知数据的作业人员安全预警技术体系。通过集成智能定位系统实现厘米级空间定位与三维姿态重构,并结合智能分析算法构建行为特征分类器。创新设计动态风险评价函数,建立基于动态调整的预警标准。基于Unity3D搭建典型事故案例库,仿真模拟高空坠落、机械碰撞等场景。实验数据表明,与传统固定阈值方法相比,本模型将误报率降低41.5%,召回率提升至86.2%。研究成果为工业安全领域提供具有时空演化特性的智能预警方案。

    2025年09期 v.32;No.305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消防设施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与管理分析

    张志刚;

    由于建筑消防设施记录的报警、动作等“数字信息”能够为判断火势蔓延路径、起火原因等提供依据,因此在火灾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通过介绍一起建筑火灾的调查过程,强调建筑消防设施信息作为火灾调查证据使用时,应当结合现场实际,强化对其真实性的审查和关联性分析。针对火灾暴露出的建筑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就抓好源头治理,提升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2025年09期 v.32;No.305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保障性住宅地下室工程质量问题及对策分析

    耿宝;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快速发展,地下室工程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影响建筑使用寿命和居民安全。文章以燕津学府为例,针对地下室工程中的地基处理不匹配、地下水影响及防水层失效、设计与施工脱节等问题,提出优化地基处理、加强地下水位监测与防水施工管理、规范设计与施工衔接等措施。结果显示,这些对策有效提升了地下室工程质量,解决了质量通病,为类似保障性住宅项目质量管理提供了实践参考,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2025年09期 v.32;No.305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