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雨轩;沈越;魏晶晶;
围绕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城市更新议题,以国际都市视野展望合肥市街巷美学营造方法与导向准则。文章以国际都市典型街巷美学案例为评价参考,以合肥市七个辖区下属二十一个典型街道为实证,构建“美学调研——美学建档——美学评价——美学取舍——美学规划”的城市街巷空间美学提升更新技术框架。基于实地街巷调研,建档分级分层梳理出街巷美学评价主题,建立了以主观感知视角的街巷空间品质评价和客观分析视角的街道空间形态分类相结合的美学评价体系,并提出“补、增、改、修”的美学营造策略。基于样本筛选的典型性街巷要素分析评价与实地设计实践成果结合,归纳合肥市街巷美学营造导控性准则。以期通过理论研究与设计方案实证为合肥市街巷空间现状评估、更新规划和管理实施起到范式作用,并为合肥市街巷空间更新规划与美学品质提升提供美学营造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2024年09期 v.31;No.293 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超;江雪梅;
传统村落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文章使用CiteSpace 6.2.R2和VOSviewer,基于2004-2022年客观数据构建传统村落旅游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该研究热点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国家以亚洲为主,中国是主要研究地区;研究高频作者及机构集中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村落、遗产旅游、保护管理等;该研究被生态学、地球科学、海洋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关注。
2024年09期 v.31;No.293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晓琪;陈宇航;钱丰懿;赵前;李文婧;
文章通过深度解析建筑类型学,分析集装箱建筑的特点,探寻功能与形态皆适应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的集装箱合院建筑设计,旨在营造人性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实现工业废物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采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对校园和建筑的图底关系进行调研,提取了校园中合院建筑空间形态的各种类型。结合集装箱建筑模块化的特性,从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立面形式入手,在集装箱组合关系以及立面开窗效果上对校园既有院落空间进行类型学转译与表达。利用Rhino+Grasshopper软件对设计的集装箱建筑进行性能分析,得出北立面设置高透光性落地玻璃窗及多个室外平台等做法可以有效均衡北立面日照、太阳辐射不足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园中集装箱建筑设计的策略与意义。
2024年09期 v.31;No.29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芷含;徐佳怡;桂晓舟;张瑞;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逐渐提高,吴良镛院士提出完整社区理念,为社区改造与建设提供指导。完整社区理念较广泛普适,但对寒地城市社区的改造建设缺乏针对性,无法更好地满足寒地城市老旧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文章将完整社区理念与寒地城市特点进行耦合,通过对多福社区现状的分析和探讨,研究完整社区化下寒地城市老旧社区改造模式并提出优化策略和展望。
2024年09期 v.31;No.293 15-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敉敉;谢华春;杨黎明;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了应对百年变局,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明确指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文章依托乡村振兴的大背景,选取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汤池镇,从国内研学旅游现状和发展情况出发,结合乡村旅行周边产品的发展现状,制定汤池发展策略:围绕汤池镇现有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周边乡村旅游产品,比如设计产品专属外包装,打造原生IP形象等;精心设计具有汤池镇特色的红旅研学路线,以贯彻“四育协同”的理念。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和专业技能优势,帮助汤池镇科学规划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和提升工程,实现汤池镇旧貌换新颜,为盘活乡村经济注入活力,形成一套实现乡村振兴的“汤池模式”。
2024年09期 v.31;No.293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庆达;王静;许宝辉;贾开强;孙锡强;
文章对工程项目现有区域内烂尾楼栋建筑进行结构检测鉴定,根据工程需求改造为医院住院部、门诊楼、办公楼,鉴定受损程度及结构安全性能后,确定局部破损修复方案、结构加固改造方案,并优化加固方案,同时梳理拆除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案,为以后相关改造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2024年09期 v.31;No.293 20-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欣;张丹蕾;王晨;
青年是助推城市发展的重要主力,城市是承载青年发展的关键载体。在试点工作的推进带动下,许多城市开始积极探索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常州市武进区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城区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并于2022年5月正式宣布建设“长三角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城区”。文章在分析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围绕武进区“1+5”青年发展友好型政策体系,从城市空间规划和建设角度研究满足青年需求的城市空间供给策略。
2024年09期 v.31;No.293 22-2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天泽;
园林作为继承传统东方审美经验的展示空间,在空间塑造与叙事表达方面与艺术展览空间有很多相通之处。文章借鉴造园之法中的多感官运用,创造可游可感的体验空间;结合作品的诞生语境,合理建构原真性的展示空间;考虑观众参与,构建个体独一无二的在场时空,帮助当前艺术展览走出感官隔离的“扁平化”困境,使观众更好理解展览内涵与作品寓意,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审美体验。
2024年09期 v.31;No.293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贺;
文章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及方法,通过对现状道路和用地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分析,结合人行、车行等多尺度下标准化角度的整合度、选择度及深度值等参数,从“三生”空间视角探究武昌古城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武昌古城形成以解放路和民主路为基础的南-北和东-西走向两条轴线构成的“十字形”或“L字型”空间结构,该结构整体重心偏西北,古城东南片区在结构上较弱,空间可达性、活力值、便捷度相对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现状生活空间因涉及到保护问题和受地形影响,通达性较高的空间整体上均分布相对零散且较少,部分地区道路的尺度随着城市的发展已不能满足该区域的需求,需尽可能地对地块进行盘整,修补连通道路;现状生产空间主要形成以司门口区域为核心的古城空间结构,但古城内商业空间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现状生态空间形成以东-西向蛇山山体的自然景观轴线和南-北向首义片区人文景观轴线的“T”字形结构,但在古城北侧区域并没有延续下去。
2024年09期 v.31;No.293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勇;李小双;
社区是居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社区康复景观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筛选了2006-2021年ASLA获奖作品中有关社区康复景观的21个案例,利用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系统归纳法,对社区康复景观的特征进行评述,并从设计理念、生态、人文、空间结构以及园艺疗法五个角度,总结了社区康复景观的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的社区康复景观的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2024年09期 v.31;No.293 33-3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景富;刘雪丹;
“罩”是明清时期古典建筑内檐装修中常用的一种隔断构件,因其独特的结构属性,能够起到组织空间的多维作用,扩展了传统室内布局,进一步形成了传统空间布局的基本面貌。“罩”在内檐装修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对于空间的分隔与处理内外空间关系上,通过组织空间序列来塑造空间性格。文章通过叙述“罩”在内檐装修中的组织性和自然性,研究“罩”充满智慧的空间营造策略,发掘其对于当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巨大能量。
2024年09期 v.31;No.293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遆升;陈熙;
文章以乡村公共设施为载体,探索乡村公共设施原真性保护模式,以期达到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推进乡村建设。从原真性角度出发,基于原真性理论框架,将主体原真性和客体原真性相融合,从客体内涵原真性和主体感知原真性方面,分析乡村公共设施设计对乡村原真性保护的影响。最终,基于原真性设计原则,总结归纳出乡村公共设施设计立足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的原真性设计策略,从而实现遗产的传承和遗产的“真”体验。以乡村公共设施设计为切入点,从原真性角度关注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效改变当前乡村建设中同质化和碎片化的现状,修补乡村隐性文化基因、唤醒乡村记忆、激活乡村活力、实现乡村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2024年09期 v.31;No.293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尚伟;雷鸣杰;房佳琳;吕桑;何聪;
文章以郑州东站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旅客对站房空间的使用评价以及候车体验评价,并运用SD法与因子分析法对旅客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受访旅客对郑州东站总体评价较好,但站房仍存在冬季温度较难调节、旅客候车时间较长、候车室内光线较强等问题。
2024年09期 v.31;No.29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林娟;
绿道具有连接、休闲健身、生态保护和文化旅游等多元功能。文章通过对上海绿道的实践进行梳理,总结了上海绿道建设的四种模式,分别为滨水型绿道、林带型绿道、公园绿地绿道和居住区绿道,并对上海绿道未来区域化发展进行概述,指出了上海及衔接城市区域绿道建设现存问题,并从统一建设标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及适时开展等方面提出对策,推动上海绿道建设良性发展,进一步促进区域绿色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024年09期 v.31;No.29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海云;陈震;裴迎慧;
文章以安徽省淮北市某项目为依托,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预应力锚杆+钢板桩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性,并通过对比规范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实际监测结果与数值计算和规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PLAXIS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此种组合支护结构中的适用性;预应力锚杆可以有效控制钢板桩的水平位移及周边环境的变形,验证了此种支护结构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可行性;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锚索支点下方3.0m处左右,可以为类似支护结构的优化分析提供借鉴。
2024年09期 v.31;No.293 117-11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金豪;张宇君;周瀚威;钱佳怡;
节理岩质边坡由于岩石力学特性及节理构造,其失稳破坏机理复杂且灾害影响大,工程中边坡普遍存在地下水运动且成为导致边坡失稳的重要原因,所以地下水作用下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与加固分析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顺层节理岩质边坡进行地下水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并设计了框架梁锚杆加固方案,分析其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水位差及节理的材料强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框架梁锚杆加固措施可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
2024年09期 v.31;No.293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松辉;
传统灌注桩施工工艺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振动及噪声大、泥浆或水泥浆污染、成桩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文章结合山东曲阜施工工程,对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应用此技术,加快了该项目的施工进度,减少了施工成本,可以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31;No.293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劲松;
目前高墩桩基础在高边坡地段广泛应用,相应的理论数值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实际工程,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应工况下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文章主要采用FLAC3D软件进行地震作用下边坡与桥墩桩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动力荷载作用下桩身位移与变形分析。结果表明,桩的高度增加时,左右桩的水平位移逐渐减小;在相同高度下,左右桩的轴力由于地震作用沿桩身高度呈抛物线型变化,并且在相同高度下两个桩的轴力差异较大;剪力和弯矩在桩身的下半段变化趋势相似,但在上半段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相关研究结论可为实际高边坡桩基础工程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31;No.293 124-12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雅萍;李亚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等中高层建筑数量日渐增多,然而岩溶发育对建筑物地基基础的设计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以湖南省某建筑物桩基础设计为例,在充分考虑安全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勘察、探查岩溶发育情况和分析岩土工程力学性质等,为该建筑物地基基础确定了较优的桩基础类型、良好的持力层和安全可靠的桩基础施工方案,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024年09期 v.31;No.293 126-12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永发;
文章利用自平衡静载试验对新建医院综合楼桩基进行检测,解决了场地狭窄、荷载大、地下水位高的基桩检测难题。通过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得到了大直径、大吨位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数据,可为类似工程检测项目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31;No.293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冲;黄平;
基坑安全状态影响着整体工程的质量与经济效益,基坑安全监测是保证基坑安全稳定和进行后续施工的重要手段。文章对某项目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周边道路累计最大沉降量为-7.25mm,周边建筑累计最大沉降量为-7.02mm,周边管线累计最大沉降量为-7.76mm,周边水位累计变化最大值为-687.00mm,前期锚索内力最大值为278.10kN,地块二HK段出现裂缝后锚索内力最大值为469.40kN,均未达到规范预警值。表明基坑在施工期间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基坑监测分析结果能为类似基坑工程监测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31;No.293 131-132+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新磊;许容;
文章以朔州市平鲁区为例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分析区内自然地理概况及其工程地质条件,通过野外调查对地质灾害点的数量及发育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各类型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及危害特征,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划分平鲁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及防治分区,并提出相关防治建议。
2024年09期 v.31;No.293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方明;
地质参数是灌注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桩身受力和变形机理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土体变形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桩身受力和变形机理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地质参数条件下的桩身荷载-位移曲线,旨在探讨地质参数对桩的承载特性的影响,并研究其对桩身受力和变形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提高土体变形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可以显著提高桩身承载力,变形模量和黏聚力的增加能够提高桩身的承载力。文章为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并为进一步研究地质参数对桩身受力和变形机理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他地质参数的影响,以提高设计和施工的准确性、可靠性。
2024年09期 v.31;No.293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锐;孙坤江;杨美良;李烈敏;
文章从八跨PC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关键的合龙配重环节着手,推导了三种合龙配重方法的理论计算公式,在三种配重计算结果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合龙配重对成桥后桥梁结构线形和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合龙配重能够使梁段上挠,有效减小桥梁运营后期的下挠,有利于一定下缘压应力的储备,改善结构受力情况,提高体系的安全性。
2024年09期 v.31;No.293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丽岩;王明;马健;
为研究混合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V)与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CAV)交通流环境下不同特征车辆混入下高速路分流区的通行效率与行车安全性的提升问题[1],深入分析不同特征车辆混入造成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此,文章以L3层级自动驾驶货车为研究对象,选取3组特征车辆,在考虑混分流(L0~L5)的影响下,选定并设置高速路匝道入口作为研究场景,引入车路协同系统[2],纳入交通参与者行为差异的多样性并加以改进。在所建立的混合交通流微观仿真模型基础上,联合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与Python搭建仿真平台,实现驾驶行为模型的仿真验证与高速路中包含基本路段和分流区的混合交通流场景下的仿真试验[3],基于试验数据从交通效率与安全角度分析不同车辆特征对交通流特性的影响及改进跟驰模型的效果。
2024年09期 v.31;No.293 144-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德安;卢恋;
文章以滁州市某空间双索面独塔斜拉桥建设项目为例,借助桥梁结构在外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物理特性,详细分析安全特性,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判断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桥梁实测数据的自振频率大于理论计算值,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刚度满足要求;该桥梁实测数据的冲击系数满足具体规范要求,可为今后桥梁的运营和维护提供数据和相关信息支持。
2024年09期 v.31;No.293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标;王新塍;马玖师;赵俊;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多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有良好的减振和降噪效果,现分析浮置板轨道不同参数对减振和降噪效果的影响。文章以某轨道交通工程为例,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进行模态分析,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建模、网格划分约束边界条件,研究不同参数变化对浮置板轨道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钢弹簧刚度越小,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固有频率越小,其中钢弹簧刚度影响最明显,尤其是对浮置板轨道第1阶振型的影响尤为明显;浮置板弹性模量越小,钢弹簧浮置板的固有频率越小;浮置板密度越大,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固有频率越小。
2024年09期 v.31;No.293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翟之阳;王春瑶;路平;
为探究在地震作用下隧道拱顶、拱肩和拱腰单一位置及两两组合位置渗漏围岩破坏规律,文章对振动台试验进行PFC2D离散元数值模拟验证,并利用经过验证的数值模型对隧道渗漏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地表最大沉降始终发生在渗漏位置正上方;当隧道不同位置发生渗漏时,拱肩部位渗漏围岩破坏最严重,拱腰部位渗漏围岩破坏最轻;隧道周围的天然土层本身就具有形成土拱的颗粒结构基础;在地震作用下隧道发生渗漏破坏会导致土体应力峰值的出现位置由围岩内部转为隧道衬砌结构;当隧道埋深比在1.9~2.3范围内时,受到地震作用的隧道组合位置渗漏不仅加重了隧道单一位置渗漏的围岩破坏程度,同时也放大了应力幅值的变化幅度。
2024年09期 v.31;No.293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军锋;马宪宏;刘晓伟;
文章在咸阳市中、西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中,通过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顶管施工对桥梁桩基的影响。本项目作为减排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管道在咸阳立交桥底采用非开挖顶管施工,并用MIDAS/GTS进行精确计算分析。研究表明,顶管施工在X、Y和Z方向上对桩基产生了显著的位移影响,并在桩顶附近产生了高应力区域。为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桩基的稳定性,建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重点关注高应力区域和位移较大的区域。此外,通过合理设置应力释放系数和采用适当的边界条件,可以有效地模拟和分析顶管施工对桩基的影响。
2024年09期 v.31;No.293 158-15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先志;
文章结合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简要介绍机场测量控制管理的情况,对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以及主要工序施工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控制网的测量设置,得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分级测量设置达到了平面精度高、作业实施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的效果。
2024年09期 v.31;No.293 160-16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猛;
市政道路线位在轨道保护范围内时,需要对工程方案进行合理论证和分析,并结合建设条件,针对性地设计。文章结合新建道路范围与轨道交通保护区重合的情况,以实际项目案例为依托,根据等载换填设计理论,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通过轻质路基材料的换填计算,实现道路建设后无新增附加荷载的设计目标,减小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对现状轨道交通的影响,为类似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31;No.293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婷婷;
门式刚构桥是刚构桥的一种类型,其腿和梁垂直相交呈门形构造,可分为单跨门构、双悬臂单跨门构、多跨门构和三跨两腿门桥。随着城市桥梁景观及河道水利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政桥梁要求单跨跨越河道,门式刚构桥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以单跨30m门式刚构桥工程为例,分析该桥总体设计及受力特性,通过调整桥台竖撑高度及斜撑角度,总结结构受力特点,选取合理的结构尺寸,可为该类桥梁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31;No.293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国庆;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高速公路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建设规模大、线路长、沿线地质环境复杂等特点,一般结构采用地基处理+路基路床或桥梁架设等方式,但存在利用土地资源多,造价较高等问题。文章结合合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探索一种装配式桩板路基的新型结构的桩、板连接的设计方式和施工应用,并选取一段进行经济分析对比。该方式对软土地基沉降变形难以控制、土地资源匮乏、高度较低不便于修建桥梁的地段区域具有良好的经济和技术优越性,可为高速公路结构形式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31;No.293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贵文;
在市政道路污水管道中,传统污染物迁移模型对污染物含量的检测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文章通过热传导,建立市政道路管道中污染物迁移的数学解析模型,设定在该平衡小范围中对流作用控制的污染物质量变化,得到污染物质量增量;设定迁移系数为较高的线性函数,求算模型的解析解,获取了不同参数情况下管道中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从而实现对污染物迁移的数学解析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此方法检测达到预期,实现模型的较好应用。
2024年09期 v.31;No.293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有红;
为研究河道疏浚作业的排泥场分区、退水口设计,在有效保证疏浚作业进度和使循环水流中悬浮颗粒在排泥区充分沉淀的效果。文章以引江济淮输水通道西淝河下段河道疏浚施工为工程背景,总结了排泥场分区、退水口设计的施工技术[1]。在疏浚作业中根据排泥场面积和疏浚工作量进行排泥场分区、退水口设计,解决了疏浚作业过程中,退水水体中悬浮颗粒含量超标的难题,有效地保证了疏浚作业进度,起到了使循环水流中悬浮颗粒在排泥区充分沉淀的作用。
2024年09期 v.31;No.293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书庆;
我国早期修建的铁路桥梁在多年运营后劣化加速,桥梁老龄化日趋严重,桥梁下部结构出现大量病害,其中以扩大基础表现最为严重。文章以阳安线某汉江大桥为例,分析桥梁浅埋基础病害产生的原因,介绍加固设计方案和抢修加固技术,对今后类似桥梁设计、建设以及同类工程的病害抢修具有借鉴意义。
2024年09期 v.31;No.293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二星;胡清和;
在市政桥梁设计时,由于交叉专业及涉及的产权单位较多,相应的制约条件也较多,桥梁方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桥梁设计的成功与否。文章以黄山市桃花岛横江南桥为例,分析在各种制约条件下,市政桥梁设计如何选择最佳方案。
2024年09期 v.31;No.293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