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桢;黄焱;
文章以活化乡村历史地景为主旨,从文化景观的关联性出发,考察乡村历史地景中由文化、时间、事件、功能和空间等要素构成的关联性,提出了基于要素关联的乡村历史地景的活化保护方法。同时以浙江省境内东山村这一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关联性的整体性活化保护策略与延续性活化保护策略。
2024年08期 v.31;No.292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化盛;张平;李秋慧;
随着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政策的出台,民宿行业发展迅速,随之问题也较为突出,主要体现为缺乏评价标准与行业指导、民宿空间布局形态相关研究落后于民宿行业发展。文章以长沙民宿空间布局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适宜性评价体系和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
2024年08期 v.31;No.292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小艺;庞宏顺;陈红武;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促进乡村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重赋乡村活力生机,文章以汉中市宁强县燕子砭镇岛湾村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居民公共活动空间进行使用状况调查分析。利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岛湾村公共空间使用现状,针对村民的活动现状以及公共空间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优化建议,提出基于带状分布的民居乡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导则及研究的方式,为乡村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2024年08期 v.31;No.29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敏;王瑜琪;王凤波;
我国城市发展步入存量时代,国家提出“城市双修”的更新理念指导转型期城市规划。“城市再野化”作为一种新兴设计理念,相关实践缺乏系统。“城市再野化”的生态及文化内核与“城市双修”理念在诸多方面不谋而合,故用“城市双修”理论去指导“城市再野化”的项目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2024年08期 v.31;No.292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峰;刘迪功;杨海燕;
文章以叙事性设计在自然教育空间中的应用为研究重点,以前小桔HES营地为例探讨了自然教育空间设计的内容逻辑及叙事信息的诠释策略,并应用主题表达及空间流线组织编排场景进行叙事建构的设计方法,打造出具有鲜明场地特色及历史文化底蕴的自然教育空间,对于未来同类空间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2024年08期 v.31;No.29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梦洁;马松影;张涵胭;
文章旨在探讨看护者在城市社区儿童户外游戏场中的角色及其对游戏场环境需求和心理需求。通过半结构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看护者的环境需求和心理需求之间相互影响;场地、设施、看护、社交是看护者对儿童户外游戏场“环境需求”主要的组成因素;而安全感、舒适感、情绪、期待则是看护者对儿童户外游戏场“心理需求”主要的外在体现。因此从看护者的角度进行设计有助于儿童游戏时的自由度,同时间接促进看护者(居民)之间的交流,提升儿童游戏和社区氛围。
2024年08期 v.31;No.292 18-2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泓名;
教育设施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之一,科学规划和布局教育设施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文章以POI数据为基础,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和平均最近邻的方法研究海淀区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并提出规划建议,以期为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v.31;No.292 21-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尚伟;吕桑;郑小雪;何聪;雷鸣杰;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迈向存量更新,作为与儿童群体日常活动最为密切的城市散学路径空间,也面临着整体结构性优化的需求。在城镇化建设和儿童友好型城市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现阶段通学路径空间往往存在着交通安全、空间活力不足等儿童视角缺失的现象,需要以儿童的视角多方位解析通学路径空间质量要素。文章针对四种不同类型小学,对交通安全、服务设施、空间可供、活动场所等多个层面的空间进行量化评价,从儿童的角度探索现代城市小学路径空间的评价差异和优缺点,提出未来不同类型散学路径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更新策略。
2024年08期 v.31;No.29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小静;陈熙;
文章以乡村饮食文化为核心,旨在探索数字化乡村饮食文化服务系统有效策略,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通过采用数字化赋能设计,结合场景理论,从服务载体、服务过程、服务模式三个角度进行设计。深度挖掘该地乡村饮食文化,并与数字技术相融合,探索数字文旅视域下的乡村饮食文化服务系统设计策略。研究表明,将场景理论运用到乡村饮食文化服务系统设计中,并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打造一个多维度沉浸式的乡村文旅环境,提高用户体验,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2024年08期 v.31;No.292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雯;
2023年“城市更新”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截止2023年11月全国实施了约6.6万个城市更新工程。城市更新对于城市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特色危机”,如大部分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的老城区面临拆迁改造,许多富含历史意义的传统文化正逐渐消失在城市中,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尖锐。文章以景德镇毕家弄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基于SWOT分析法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措施进行分析。
2024年08期 v.31;No.292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裴海强;
海绵城市是促进区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山西省作为一个资源型的农业大省,近些年来坚持不断推进转型创新与发展升级,大力建设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起步区作为潇河产业园区起步区之一,目前在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探索实践晋中起步区“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以助推晋中起步区的发展,为其他产业园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2024年08期 v.31;No.292 30-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志慧;
文章通过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建设项目为例,分析医院建筑地下室的平面流线设计、功能房间平面布局、地下室消防设计要点、地下室与地上单体和总平面设计的关系、人防医疗救护站设计要点,并结合医院建筑地下室的流线、房间功能布置、消防、人防等设计内容,探究医疗建筑地下室建筑设计实施性的技术要点,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v.31;No.29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家茂;何思阳;
随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配套完善,城市核心区的老旧小区逐步得到了改造,而位于城市郊区的老旧小区因地理位置条件限制、人口数量较少、物业管理缺乏等因素导致难以及时改造。文章为有效解决城市郊区老旧小区改造问题,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城市郊区老旧小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2024年08期 v.31;No.29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群歆;
文章梳理了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的生平和主要成就,从研究方法角度出发,结合皮亚诺的实践经历和设计作品,详细解读和分析了皮亚诺在建筑探索中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以观察法与实践法结合、实验法、类比法这三种研究方法为例作具体分析,希望能从皮亚诺独特且具有时代精神的建筑思想及探究方式中得到启发,为当代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提供灵感。
2024年08期 v.31;No.292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华盛;
医院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功能性、艺术性、文化性和社会性,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既要保留建筑原有的设计意图与风格特征,又要体现现代化设计理念下的人文关怀。文章以某医院建筑装饰设计为例,分析医院建筑装饰设计的主要原则,旨在为相关设计理论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年08期 v.31;No.292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晓光;
为应对公共卫生防控建筑短缺的现象,需要设计快捷健康驿站作为医疗观察场所。这种特殊类型的防疫医疗建筑需要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对总平规划、卫生流线、平面布局、结构安全以及远期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及设计,并关照隔离人员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设计出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严防疫情扩散功能的卫生防疫建筑,文章结合绩溪县健康驿站应急工程项目,从建筑设计理念、整体设计、建筑分部设计等方面,对该公共卫生防控建筑的总体规划进行分析。
2024年08期 v.31;No.292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世玉;丁桂华;袁军座;丁钟瑞;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在现代建筑中应用颇多。文章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玉猪龙”应用到十七冶集团技术中心大厦的规划设计中,从总图规划到空间布局,详细探讨了对基地条件、城市肌理、城市生态环境的理解,并将其融入项目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央企业工程的先导性与示范性。该建筑是一座集科研、创新、办公、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大楼,完美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与美学概念,不仅成为马鞍山东部城区的一座新地标,对十七冶未来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年08期 v.31;No.292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向阳;王依晴;肖桃李;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绿色建筑、生态城市、智能建造、智慧水务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不断面临新挑战,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已是势在必行。文章以长江大学给排水专业为例,结合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构建了专业思政核心价值指标体系及思政价值链,编制和实施了《课程思政实施细则》,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平台。将专业的育人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一体化设计、分层次实施、整体化推进,培养“专思融合”目标统一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结果表明,专业思政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业报国热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专业社会声誉,为高校工科类专业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v.31;No.292 91-9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敏;滕珂;吴晶晶;徐卓君;杨庆光;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育人与育才有机统一的主阵地。“土力学”课程属于半理论半实践课程,相关名人事迹、伟大建筑和实际工程案例中本身蕴含深厚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文章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将思政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并以实际工程案例详细设计了思政教学全过程,以期为“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
2024年08期 v.31;No.29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艺霖;闫凯;夏风敏;王玉镯;
为克服在理工科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客观障碍,需在理工与人文内在统一的层次上开辟新思路。为此,面向理工科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内容——土木工程,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内容为抓手,挖掘传统文化经典《红楼梦》中的“土木工程”元素,以文本(文字+图片)、视频(影视+动画)为载体,以课件、网络平台为渠道,建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新方式。研究表明,基于传统文化经典的课程思政方式,将专业知识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提升专业知识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24年08期 v.31;No.292 96-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文娟;郑宇宏;安永林;陈秋南;岳健;刘清泉;
文章针对“隧道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境,开展“学生中心-三建设四融合-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新范式的改革与创新,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划教材、课程网站、案例系统,并融合思政元素、工程案例、科学研究、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重构教学内容,注重过程学习,借鉴中华古诗词等传统文化,提高课程立德树人效果;坚持持续改进与跟踪反馈,对毕业生以后遇到隧道相关问题提供在线答疑与科研服务,并反哺教学;相关思政素材放在教师QQ空间/朋友圈/课程网站,让学生可随时浏览,实现时时处处可以进行课程思政学习。
2024年08期 v.31;No.292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建;曾传华;
文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交通强国战略需求,结合西华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建设省级一流学科建设任务,落实思政育人理念,将交通精神等思政教育目标有机融汇在概论、施工组织、概预算等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掌握道路施工组织概预算技能的同时,铸造交通精神,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交通工程人才。
2024年08期 v.31;No.292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粟梅;张太乐;熊灿娟;
美国Barrows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该方法强调从问题入手,以解答问题为导向,通过分组协作学习的手段,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文章从“土力学”教学现状入手,将PBL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教学,并从问题分析、分组协作学习和多维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索PBL教学模式在“土力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为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024年08期 v.31;No.292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家玉;托亚;何宝明;李威坤;
为对接“1+X”证书制度,“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紧跟国家相关政策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思考高职课堂如何对接“1+X”证书制度的理念、塑造新的课堂形态,以及在过程中如何落实这样的课堂形态是文章预期解决的主要目标。基于“1+X”证书考试制度,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已完成校内“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课程并全部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学生取得“1+X”证书数量和考试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基地打造等方面分析数字创意建模与“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课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024年08期 v.31;No.292 105-107+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程程;明杏芬;付明琴;周子筠;
基于OBE教育理念,为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工科技能应用型复合人才,对“BIM技术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课程标准与职业规范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融合,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评价,在教学环节上,实现产教融合、课赛融合、课证融通。文章通过实施课程标准全面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过程思政化、教学评价多元化“五化”教学改革,以期为培养新工科专业复合型人才提供借鉴。
2024年08期 v.31;No.292 108-10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飞;王凯;汪菊;
课程思政改革让各类课程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通过挖掘章节内涵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体系化设计和实践,达到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并驾齐驱的效果。
2024年08期 v.31;No.292 110-11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欣;张海通;
“流体力学”是防灾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课堂教学枯燥、学习难度大、实践环节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考核不全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重点在课程资源与团队建设、教学模式与过程考核、实验教学与动手能力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较好地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了“流体力学”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024年08期 v.31;No.292 112-11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悦文;张苏俊;张雪雯;杜姚姚;
创新创业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而国内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文章以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力学”课程为例,分析目前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考核标准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旨在使学生扎实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2024年08期 v.31;No.292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振峰;
为解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师资素质水平不足等问题,文章以A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对工程学院的“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展开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工程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职称结构偏向高级别、论文发表与科研项目参与不够均衡。可采取优化职称结构、鼓励教师更积极地参与科研与著作等措施,以提升整体职业素养,促进学科发展。文章介绍了“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现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建议,为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规模提供实际指导,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迈向更高水平。
2024年08期 v.31;No.292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建兵;刘婉纯;雷进生;杨宇;周园园;
文章重点研究利用原有防渗体防渗能力的大坝加高方式,针对利用原有大坝进行加高扩建时,新老坝防渗体变形不协调影响防渗体防渗能力的问题,开展新老坝防渗连接结构的作用研究,采用水平趾板水平连接的柔性防渗连接结构的作用方式。基于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加固原理,提出桩承加筋土复合防渗连接结构。
2024年08期 v.31;No.292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涛;程文博;王耿鑫;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为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基坑挡土墙侧移量,文章基于杭州市富阳区某工程中2、3号测斜管对基坑挡土墙的侧移监测数据,分别采用LSTM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和FNN(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神经网络对挡土墙建立动态预测模型,并采用R2和均方误差(MSE)作为两种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LSTM神经网络相较于FNN神经网络表现出更高的预测精度,更适用于基坑挡土墙侧移的动态预测问题,可为基坑施工过程中挡土墙侧移和安全预警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v.31;No.292 122-123+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晓龙;
超深地连墙成槽困难一直是困扰施工的难题,素混凝土地连墙止水帷幕更要求有绝对可靠的止水效果,必须解决接成槽精度差、接缝质量差的问题。研究既有项目超深地连墙止水帷幕施工工艺过程,尤其是其中采用液压抓斗和双轮铣槽机组合成槽的工艺,结合泥浆制备、成槽检测、接缝清理、清孔、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的控制,解决了超深地连墙成槽困难、接缝质量差、止水效果差的难题。这种组合式成槽工艺以其成槽深度大、地层适应性强、环境污染小的特点,被应用到南京江心洲过江通道项目中,文章对该项目超深地连墙止水帷幕施工进行分析,总结了在长江漫滩沙土及卵砾石地层中超深地连墙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工法可满足端头加固所要求的止水和加固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工程借鉴经验。
2024年08期 v.31;No.292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昉;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对土地的需求量、地下城市空间利用、深基础施工对环境的保护要求以及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包括地铁穿越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引起的基础、地基托换,小区或建筑物的地下车库等引起的地基基础加固,软土地基沉陷、地下洞穴及采空区土体移动等引起的建筑物损害,应对影响区域的建筑物地基基础进行评估,并进行加固等。现以由于软土地基沉陷造成某地下车库地基基础损害加固项目中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技术在复合受力条件下的应用技术为例进行分析,通过与其它加固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该加固方案的优势。
2024年08期 v.31;No.292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霍龙;荆倩倩;林祥宏;
文章以深度超千米的顾桥煤矿采煤工作面为例,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煤层底板分析的简化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了超前支撑压力的分布特点,揭示了大埋深、高围压煤层底板中存在承压水对底板单裂隙和共线双裂隙的破坏影响,分析了底板不同深度裂隙的断裂破坏规律、不同承压水作用下裂隙断裂规律、共线双裂纹受承压水作用时断裂破坏规律,对大采深、带压开采等采煤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2024年08期 v.31;No.292 129-13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林;李晓明;
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基的处理上,文章针对其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中堆载方式的优化选择问题,进行了竖向增强体与复合地基单独堆载以及同时堆载检测试验,通过力学计算,对两者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展开对比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检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相应的堆载配重优化结论,以期为竖向增强体与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提供参考借鉴。
2024年08期 v.31;No.292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永安;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基坑支护施工成为一项重要的施工防护措施。文章基于饱和软黄土高水位区深基坑变形特性现场试验,明确了地基沉降、围护结构、支护轴力等变形规律。研究表明,给水和施工过程是改变饱和软质黄土深基坑地表沉降曲线的主要因素;提高坑底板、倒撑、楼架梁、侧壁框架梁封闭结构的施工速度,有利于抑制同类区域连续地下墙体和基坑的变形。
2024年08期 v.31;No.292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尚军;
安徽省铜陵市某项目场地系长江支流河床回填沉积形成,淤泥质土沉淀堆积厚度7~12m,单体楼与地库基础设计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径700~800mm、桩长18~25m,桩下持力层岩面起伏较大、地质情况异常复杂,给项目基础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难题,文章重点对深基坑支护、桩机施工行走作业面的场地处理、桩基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控制、桩基常见问题分析等进行全面复盘总结。对沿江城市淤泥质土进行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2024年08期 v.31;No.292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博闻;李新生;许琮望;
文章以苏州工业园区珠泾路跨沪宁高速主桥步履式顶推施工为背景,通过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钢箱梁的顶推施工进行结构整体受力分析,按照墩动梁不动的思路,采用空间梁单元建立钢箱梁顶推施工模型,对每个行程下顶推墩支反力、顶推支架稳定性、钢箱梁应力、导梁应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钢箱梁、导梁及顶推墩等结构满足要求,同时需要重点关注特定工况下的结构受力状况。
2024年08期 v.31;No.292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勤松;
文章深入剖析“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全方位赋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阐述了“四好农村路”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生活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分析了进一步优化和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2024年08期 v.31;No.292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荣柱;郑志强;
淮河干流航道罗山至三河尖段航道规划等级为Ⅱ级,临淮岗至蚌埠闸段航道等级为Ⅱ级,而处于两河段之间的三河尖至临淮岗段航道等级为Ⅲ级,由此呈现出“两头深、中间浅”的格局,使得航道航运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新《安徽省干线航道规划2022-2035(修订)》中,淮河航道三河尖至临淮岗段规划等级已提高为Ⅱ级,为航道等级提升提供了政策支持。文章在全面研究淮河航道基础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该段航道的建设思路与建设方案,为淮河航道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4年08期 v.31;No.292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国凯;
文章以济南轨道交通R1线高架桥紧邻市政既有桥施工为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对既有市政桥下高架桥桩基施工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表明,高架桥桩基各施工对既有桥桩基变形的影响规律,承台基坑开挖对既有桥桩基变形影响最大且水平位移变形较大,桩基沉降变形不明显。结合规范并就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是否需要对既有桥桩基进行预加固,后期施工过程中对既有桥墩柱进行监测,通过对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经对比分析,现场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揭示既有桥墩柱、桩基变形规律基本一致。
2024年08期 v.31;No.292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振宇;陈焕清;
文章以广州南站区域地下空间及市政配套设施工程为项目背景,对城市主干道进行深基坑开挖,在其正上方施工临时钢便桥以保证主干道路面交通的正常通行,通过MIDAS/Civil 2022模型设计计算与施工对比验证,详细分析了此钢便桥设计与施工的合理性,验证了该桥在保证路面交通运行、施工安全、基坑工程的正常施工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2024年08期 v.31;No.292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赫钊;
部分石拱桥因修建年代较早、建设资料缺失,以至于无法对石拱桥的承载能力进行准确判定。文章依据规范对石拱桥进行模态分析,对比实际状况下的石拱桥模态参数,然后依据工程反分析法对结构的材料特性进行反推修正,对修改后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和结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更接近实际工作状态的石拱桥特性参数,为缺失资料下石拱桥承载能力的判定提供了新思路。
2024年08期 v.31;No.292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谋飞;
高速公路作为公路网中的最高层次,是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部分,针对不同环境选择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对高速公路工程安全高效的建设至关重要。文章以徐淮阜高速公路宿州段建设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相关技术标准,提出公路建设的具体方案。针对道路的路基建设工程、路基防护工程、路面建设工程、桥梁建设工程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原则及建设方案以保证工程安全高效进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建设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2024年08期 v.31;No.292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鑫;马士良;戴煜坤;张成帅;
文章首先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纵向裂缝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指出裂缝是由于原材料、级配、施工工艺等内在缺陷,并在温度、荷载及沉降位移等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文章分析了3种主要类型纵向裂缝的发展机理,剖析不同类型的纵向裂缝实际案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今后解决类似的工程问题提供借鉴。
2024年08期 v.31;No.292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振庭;
为研究大跨径斜拉桥在非一致激励下的动力特性,文章以白石天河大桥为例,利用Midas-Civil(2022)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白石天河大桥进行建模,分析大跨径斜拉桥在非一致激励下主梁跨中、南塔顶、北塔顶的动力特性,进而得出规律。研究表明,斜拉桥在一致激励下地震响应有减小趋势,如果考虑非一致激励影响,斜拉桥地震响应将明显增加,除了关键部位横桥向位移在非一致激励下有减小趋势外,其他关键部位内力和位移响应在非一致激励下有明显提高,这些响应值将随着地震波波速的提高而减小,并逐步接近一致激励下地震响应数值。
2024年08期 v.31;No.292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锋;
随着我国城郊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城郊快线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结合福州滨海快线高架段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对高架桥箱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关的处理措施,最后对处理前后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对比,以验证处理措施的有效性,为后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年08期 v.31;No.292 164-165+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