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睿;肖鸿飞;薄嘉晨;
从2016年以来,合肥市政府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场地的建设,推动“十四五”时期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全面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以包河区为研究区域,运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并结合日常三种出行方式,计算小区点周围社区级体育设施的可达性,并对体育设施做出公平性和适宜性建议。结果表明: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不合理,南北区域偏差较大;可达性与交通路网、人口密度及体育设施的服务能力及规模等相关。体育设施可达性数值始终排名第一的街道为包公街道,其次是芜湖路街道和同安街道,而义城街道、大圩镇的体育设施可达性在包河区的排名垫底。将弱可达性小区聚类,进行粒子群优化算法分析,提出包河区需优先增设5个以综合体育设施为主的新体育设施、因地制宜等建议。
2022年09期 v.29;No.269 3-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诏行;赵丹琳;
近年来,乡村规划的大力推进导致许多传统村落文脉中断、文化消失等问题。文章以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为基础,对河北省井陉地区传统村落通过实地调研、文献阅读及实际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空间的形式与分布对井陉地区公共空间特征进行归纳,基于特征分析对井陉地区的公共空间形式与分布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遵从乡村原有的地域文化特质的原则,从建筑结构的修缮、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地居民的习惯三个方面提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策略。
2022年09期 v.29;No.269 7-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小飞;薛文峰;
中国城市正经历着快速发展,城市街道更新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而西部地区的民族产业街发展则相对滞后,随着旅游产业由沿海地区向西部迈进,于是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产业街风貌急需换新,贴合时代审美。文章对民族产业街的“旧”与“新”进行分析,找出“旧”的民族文化语意—民族产业街形态、民族产业街装饰、民族产业街色彩,在此基础上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提取文化背后的精神实质;在“新”的方面,剖析文脉语境和场所精神,将文脉语境分为建筑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五大类,逐一展开,凝练出文脉精华,场所精神根据凯文·林奇的意象五要素对应成产业街的五个空间——底界面、侧界面、广场、景观、构筑物。在“旧”与“新”之间建立联系,推陈出新,生成民族特有的街道文化,复新地域特色、复新民族文化产业街。
2022年09期 v.29;No.269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毅;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的集合,是当地重要的文化资源。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特色,尤其是对传统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应用。文章以界首市陶艺公园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案例的解读,阐述传统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2022年09期 v.29;No.269 12-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静云;
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迈向了崭新的台阶,然而农村人居环境中对村庄规划景观设计和美化绿化重视度仍有不足。自2018年开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国家、省、市以及县层面全面地铺开,加强村庄规划景观绿化设计,对实现村庄绿化美化、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中景观绿化设计的引导与约束性内容,梳理了村庄规划景观绿化设计研究技术路线,认为突出体现景观设计的“乡土性”“功能性”“美学性”是最重要的特征所在。进而以淮北市黄营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例,从游园、菜园、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等方面,对景观绿化设计方法与路径展开探索,以期对“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中景观绿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支撑与引导。
2022年09期 v.29;No.269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辰辰;
文章以生态建筑的内涵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并针对生态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法进行了介绍,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对我国生态建筑乃至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09期 v.29;No.269 18-1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9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仪芊;马凤娟;
民宿不仅是提供简单住宿的空间,更是向外来人群传达本地特色的有效载体之一。针对国内民宿设计中存在的缺乏文化内涵、缺乏个性体验等问题提出将京簧竹刻艺术运用于雄安地区民宿空间设计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氛围的民宿空间,实现传统艺术的创新性应用,为特色民宿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09期 v.29;No.269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晶晶;陈洁炀;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原有工业空间无法满足新型城市化发展需要。为了实现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形成健康、简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后工业景观更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成为了学界热点问题。单纯拆除重建的方式已不再满足社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对工业历史的传承、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城市资源的重组。文章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江苏运河沿线后工业景观更新设计中,提出在设计理念中要注重空间、功能和文化三大要素,遵守全面性、阶段性和可持续性三个原则,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走向循环利用三大改造目标。
2022年09期 v.29;No.269 22-2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潘仁颖;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工程建设量与日俱增,全国各个地方的人防建设也紧随其后,加快了建设的步伐。设计合理的地下人员安全掩蔽工程,可以更好地利用城市地下室空间,除可以节省城市建筑面积外,还可以增强城市的军事防备能力。在人防建设工程期间,将人防地下室工程设计问题作为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要加以注意,因为它不仅会对国家财产安全性和民众人身安全造成危害,还关系着人防工程事业能否可以长久地稳定发展。文章将针对人防地下室工程相关的设计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并对人防工程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同行探讨和借鉴。
2022年09期 v.29;No.269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平;秦琳;
以某湖底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湖底隧道双排钢板桩支护结构进行了稳定性、内力和位移等计算分析。将钢板桩进行分段计算,分别采用叠加法和K法对钢板桩上、下两部分分别计算内力和位移,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出钢板桩整体的内力及位移,验算结果表明设计所用的钢板桩设计参数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利用K法对围堰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其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围堰的真实受力状态,计算结果对该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2022年09期 v.29;No.269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巍;
通过分层采样对合肥市某典型污染场地中土壤污染特征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历史调查法对典型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识别,系统分析了不同深度不同时期各污染物的污染源。研究结果表明:地块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浅层,有机污染遍布浅、中、深层,中深层多为降解途径较长的污染物,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地块东北部,分析结果可为该地块的高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09期 v.29;No.269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国峰;
桩承式路堤填筑过程中土拱效应受到自重的影响,开始运营后又不可避免的受到静荷载的作用。文章针对这两种不同工况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开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路堤深度小于土拱高度时桩土应力比变化较小,填筑高度大于3倍桩间净距时,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桩土应力比几乎不再变化,两者之间深度范围内桩土应力比急剧增大;(2)在一定静载范围内随着静载增大,土拱效应发挥越来越充分。桩土附加静应力比在土拱高度下方明显增大,土拱高度以上基本不变。
2022年09期 v.29;No.269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坤;
金寨四季澜山会展中心酒店工程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场地狭窄、地质条件复杂、上部结构跨度大等特点,传统的静载试验检测方法如堆载法、锚桩法、自平衡法均不能采用,对该项目采用钻芯法、岩基平板载荷试验、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进行基桩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桩身完整性符合规范要求。
2022年09期 v.29;No.269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龚婷婷;
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当遇到粘土层较厚或坚硬土层砂层,因其摩阻力较大,导致压桩力达到设计要求,但桩端未达到设计要求,持力层深度、桩长未达到设计要求,或挤土效应明显,为减少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多采用引孔沉桩的方法。但如果引孔施工方法控制不当会产生吊脚桩(引孔深度大于压桩深度)或桩身严重缺陷,给工程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例举某工程出现的因引孔产生的质量问题,对桩身出现严重的纵向裂缝借助于低应变检测与孔内摄像检测进行综合研判。
2022年09期 v.29;No.269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钮扣;
随着社会经济稳步增长,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大中型现代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加,同时各项新建筑技术开发工作也取得了快速的进展。由于大中型高层建筑项目的建筑环境比较复杂,所牵涉到的技术方面很多,而深基坑施工技术就是其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关系到了整个大中型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与建筑品质。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对深基坑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2022年09期 v.29;No.269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肖健;
针对天然沉积黏性土原状土样开展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和不固结不排水剪切对比试验,探讨固结对抗剪强度及其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样在固结不排水剪切和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下,两者抗剪强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都随着土样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不固件不排水剪切的黏聚力略高于固结不排水剪切的黏聚力,两者黏聚力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内摩擦角变化不明显;固结与不固结不排水剪切下,液限高的黏聚力高于液限低的试样的黏聚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加两者间的黏聚力逐渐接近;无论何种固结方式,在归一化含水率w后黏聚力均与归一化含水率w呈线性关系,随着归一化含水率w的增加,黏聚力逐渐降低,内摩擦角变化不明显。
2022年09期 v.29;No.269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坤;
利用岩石细观力学试验系统,对常温状态及200℃温度循环作用后的砂岩进行了单轴压缩破裂试验,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砂岩裂纹的萌生、扩展直至破裂的实时图像,分析比较了温度循环作用对砂岩细观破裂过程以及破裂形态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循环作用对砂岩的破裂形式有显著的影响,与常温试件相比,经过多次温度循环作用后试件,其破坏时的分支裂纹增多;常温状态下试件在达到峰值应力时才观察到裂纹萌生,峰值后裂纹很快贯通整个试件,试件失去承载力,表现出显著的脆性特征;而温度循环作用后试件,初始裂纹出现的时间提前,并且在峰值之后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扩展演化过程才形成贯通整个试件的破裂面,呈现渐进性破坏特征,裂纹贯通后试件仍具有一定的残余强度。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砂岩试件的抗压强度大幅度降低。
2022年09期 v.29;No.269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钢;
文章以某体育馆网架结构为例,对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对其进行结构检测鉴定,综合结构现状、现场实测结果及结构验算结论,对该工程网架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评定,并提出合理化加固建议。
2022年09期 v.29;No.269 133-13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金莉;
文章利用高分七号卫星影像立体像对,进行空三加密和1:1万立体测图试验,通过试验检验高分七号卫星影像立体测图精度,通过试验精度比对可知,高分七号卫星影像立体测图精度满足基础测绘1:1万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更新规范要求,为卫星影像空三加密的布点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为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快速更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022年09期 v.29;No.269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涛;
为了解工程质量现状,确保结构安全使用,文章以无损伤检测技术方法对新建厂区3#车间工程的材料强度、钢筋配置、承重参数及地基基础进行了检测,通过检测鉴定,该工程结构鉴定单元(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安全性综合评定等级为一级,不影响整体安全。
2022年09期 v.29;No.269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建军;
框架结构自重较轻、刚度较好、施工工期较短,可较为灵活地分隔空间,有利于平面布置。文章主要对某框架住宅工程进行已建结构安全性鉴定分析,并对现场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2年09期 v.29;No.269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煜翔;
文章以实例人防工程为项目主体,分析了人防通风项目的检测实况,给出了通风项目的检测建议,围绕案例项目进行人防项目的通风工程检测分析,梳理了检测内容,给出了检测方法,分别从设备安装、战时进风量、通风设备性能、焊接质量四个方面,详细说明检测方法,以此保障人防通风项目的运行质量,维护人防项目安全。
2022年09期 v.29;No.269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伟;
由于场地表层地基土含较厚淤泥质土,基桩大吨位静载荷试验加载过程中压重平台反力装置会引起附近地表竖向位移,会使传统方法测得的桩顶沉降值不够准确,对于沉降要求较高的项目,可能影响基桩极限荷载的正确取值,甚至引起试验误差。对加载过程中压重反力平台引起的地基变形进行试验研究,把精密水准仪量测系统引入到静载荷试验当中。通过对静载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两套量测系统地表位移的大小以及地基变形的特征,从而提出用精密水准仪观测的沉降值对相应加载级的位移表数值进行修正,得到更为准确的Q-s曲线。
2022年09期 v.29;No.269 148-149+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海;
据统计,全国的建筑物每年发生火灾超过三万余起,在建筑物遭受火灾后,其钢筋混凝土构件失去部分或全部承载能力,必须进行修复加固。通过分析火灾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损害的机理和破坏作用,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受损检测,阐述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的原则和方法及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评估与加固,以保证其结构后续使用的安全性。尤其是工业建筑火灾概率极高,而这些建筑大都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检测和加固修复研究极为重要,这关系到火灾后能否尽快恢复结构的使用功能,尽早恢复企业的生产。文章是在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基础上,着重对火灾高温后混凝土楼板、框架梁、柱等结构构件的加固方法进行了研究。
2022年09期 v.29;No.269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伟;
建筑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对建筑技术应用以及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传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求。文章针对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实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确定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其次对应用工程概况进行分析,最后,确定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在工程实体检测中的应用要点,将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达到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2022年09期 v.29;No.269 152-15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中孝;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和经济快速发展,道路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灰土施工的质量是重中之重,也较为常见。文章从原材料施工准备到试验检测验收等方面分析了灰土施工技术及试验检测,最后对灰土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2022年09期 v.29;No.269 154-15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金峰;
文章以某高层剪力墙结构商品住宅楼某业主装修改造时在自家剪力墙上开门洞导致房屋结构出现损伤为例,根据设计图纸以及现场检测结果,对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对剪力墙开洞造成原结构损伤影响进行评估,并结合《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18)相关规定,出具加固方案为后期责任划分提供依据。
2022年09期 v.29;No.269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锴;
文章主要阐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工程裂缝检测技术要点,详细介绍裂缝及后期修复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解决,有效地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并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对案例中裂缝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工程检测技术制定裂缝修复处理的方案。
2022年09期 v.29;No.269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飞;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对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好建筑材料质量是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只有合格的建材,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施工前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严谨和科学的检测,是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保障。文章主要针对房建材料检测技术、如何提高材料检测质量、如何管控材料检测的科学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2022年09期 v.29;No.269 160-16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昊;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根本目标是保持实验室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发现实验室质量活动中的结果偏离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方式入手,探讨了小样本情况下,监控结果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和使用相应评价方法的前提条件。
2022年09期 v.29;No.269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万宝;杨昊;张炜豪;陈煜翔;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作为无损检测新技术,在核电、军工和特种设备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陆续颁布相关检测验收标准,但在钢结构等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仍然存在空白,文章通过对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与传统无损检测方法的对比,结合相控阵超声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进一步探讨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实践。
2022年09期 v.29;No.269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伐;
我国高速公路经过持续高速建设发展期,目前建设速度趋于“建养”平衡阶段~([1])。为了增加高速公路桥梁使用寿命,降低后期养护频次及养护成本,钢结构桥梁运营与维护在诸多高速桥梁设计之初已经纳入系统化考虑之中。文章基于工程案例对钢结构桥梁精细化安装工序、吊装方式、注意关键点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后续钢结构桥梁大规模施工或者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相关的管理经验借鉴或参考。
2022年09期 v.29;No.269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先梅;
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空间布置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大空间、大跨度的公共建筑、体育馆、厂房等建筑中。大于36m跨度的钢结构安装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是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重要内容。文章论述了大跨度连体结构钢桁架安装安全监理的控制要点及相应措施,对同类工程监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022年09期 v.29;No.269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操雪荣;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以青年职工为主要群体的国有建筑类企业宣传工作受到了较大影响。文章主要对国有建筑类企业加强宣传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宣传工作要在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多角度加强宣传队伍的培养,坚持以企业、以职工为主体,助力企业转型发展以及职工个人成长的和谐统一。
2022年09期 v.29;No.269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福友;朱长亮;夏登清;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满足经济、绿色、环保以及节能等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配式住宅建筑属于建筑产业化的重要内容,解决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及建筑市场劳动力资源短缺等问题,通过改变建筑设计模式和建造方式,提高建筑科技含量、性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通过XZQTD233(毓德雅苑)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的监理实践,从监理角度分析装配式住宅建筑控制要点。
2022年09期 v.29;No.269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玉楠;
自疫情发生以来,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建筑工程检测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难免受到影响。在此情况下,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党建工作不仅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保障建筑工程检测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概述了党建工作在疫情影响下遇到的挑战和机遇,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建筑工程检测国企面对疫情如何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具体途径。
2022年09期 v.29;No.269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冲;
随着传统的融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局限性凸显,国家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化探索,国内融投资工程项目建设已呈现出多样化、标准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文章针对现阶段融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策划方面存在的不足,围绕各类工程项目建设融合投资方式特点和传统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技术管理的局限性两方面内容引出了新型融投资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创新及项目管理策划的重点内容,以期为为相似工程项目策划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29;No.269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胜成;
建筑工程危险、有害因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有害因素“、管理”上的缺失,安全管理需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识别、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
2022年09期 v.29;No.269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奇梅;
通过对小区最常见公共配套设施的调查与研究,提出完善与提升的几点思考,促进住宅小区建设的高品质、可持续发展。
2022年09期 v.29;No.269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晓东;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项目利润空间透明有限。施工企业要想提高项目效益,一方面要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上持续投入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在风险识别和管控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益。文章对经济与管理风险进行了识别、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希望能对施工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2022年09期 v.29;No.269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晏伟;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需要加强装配式建筑管理体系构建。文章重点分析装配式相比于传统施工建设的优势以及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应用。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重难点问题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2022年09期 v.29;No.269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磊;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对于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种种因素,分析目前施工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继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22年09期 v.29;No.269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