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磊;陈佳茹;陈彦孜;沈阳;蒲洋;
文章结合张江科学之门东塔项目,针对超高层核心筒斜墙结构施工需求与技术难点,对基于数字模拟的装备拓扑关系与复杂工况下模架平台结构安全性进行分析,采用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变形调整技术,建立钢平台承力构件调整措施、平台构件切割施工措施、外挂脚手架平移及变形施工措施、全封闭安全防护措施等关键技术措施,将斜墙结构变形控制在4mm以内,顺利实现了超高空斜墙结构施工,保证了核心筒结构的连续性。
2025年10期 v.32;No.306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饶烽瑞;龙莉波;陈刚;
置换砂浆方法利用加固材料替换部分老旧砂浆,在文物保护建筑中可实现历史风貌保护与砌体结构加固的平衡。由于多种材料与界面性质带来的复杂受力机理,数值方法成为研究置换砂浆加固历史砌体性能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置换砂浆加固历史砌体墙的压剪性能。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校正,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对不同加固材料强度、置换加固深度、置换加固面积,以及单面和双面置换形式的模型模拟结果,提出置换砂浆方法的优选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固材料的强度为历史砂浆的8倍,加固置换深度为100mm且加固置换面积率为50%时,可兼顾抗剪强度与变形韧性的提升,达到较好的历史建筑保护效果。同时单面加固的模型性能低于双面加固情况,这可以解释为前者的应力与变形分布不均匀,导致在薄弱位置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削弱结构的性能。文章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历史砌体结构的加固保护方法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32;No.306 9-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洪煜;房霆宸;左俊卿;吴联定;马未;
混凝土结构施工是量大面广的工程,其施工工效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整体的工效与质量,现有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方式在效率及质量把控上还存在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工程建设需求。对此,文章提出一种折返式混凝土智能输送浇筑装备,明确该装备的整体结构构造、装备设计、作业方式及混凝土流速监测系统,有利于实现对混凝土输送和浇筑流程的精确控制,为超深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施工装备,可为类似装备开发及施工作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10期 v.32;No.30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珊珊;连峰;刘治;赵雪莹;王恒;
文章以高密市城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某道路为例,针对该路段竣工后出现的路面膨胀、错台、开裂等问题,通过工程资料检查及现场调查、弯沉检测、道路结构层开挖检测及化学分析等手段,探究路面膨胀的成因。结果表明,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中三氧化硫(SO_3)含量偏高是导致基层膨胀的主要原因,基层膨胀进而引发面层开裂,在外界水分侵入后加剧了膨胀现象。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32;No.306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单传炎;桂振明;严洋;殷翔;王帅;程涛;
深基坑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若未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极易导致基坑及周边区域产生病害或发生事故。为降低深基坑施工的影响,文章依托沙湾路隧道项目,设计一套深基坑施工工艺,通过在分层土方开挖过程中实行“纵向分段、水平分层、随挖随支”,以及在土钉墙施工阶段进行合理管控的方式,实现对深基坑施工周边影响的控制。检测结果验证该工艺能有效抑制深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变形,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10期 v.32;No.30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姜爱国;杜旭峰;张彦彬;刘伟波;
近年来,超低能耗建筑凭借高效的节能减排优势,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趋势。文章以国内首个采用聚氨酯发泡技术作为全围护结构体系的建筑项目为例,系统介绍了超低能耗建筑空腔聚氨酯发泡保温外墙施工技术的研发过程及施工工艺,归纳总结了该技术的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并梳理了其技术优势。
2025年10期 v.32;No.306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彭传飞;
筒仓作为工业建筑中广泛使用的结构形式,常采用滑模施工工艺,然而,当施工至上部设备层时,由于该处梁的断面结构尺寸比较大,通常需暂停滑模施工,预埋钢梁筋后再滑模至仓顶。设备层梁和板施工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存在施工复杂、工期长、造价高、工序转化等问题。文章将劲型骨架支撑体系与筒仓滑模工艺进行创新结合,通过对筒仓劲型骨架支撑体系的受力机理、筒仓劲型骨架类型、构造设计及施工工艺、关键技术节点、应用场景等进行研究,创新提出了采用劲型骨架支撑体系支撑仓内平台梁与筒仓壁同步施工的方法。优化施工工序,解决原筒仓滑模工艺在设备层停滑预埋等施工问题,节省了满堂脚手架支撑系统搭设时间和成本,施工效率提高约15%,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风险,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10期 v.32;No.306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永庆;
针对多工序交叉施工环境下钢栈桥上下部结构作业面空间冲突导致的施工效率下降问题,文章提出钢栈桥施工沉桩作业船四锚定位技术。该技术通过卷扬机配合锚索调节船体位置,并采用GPS技术实时监测作业平台稳定性,构建了集定位、测量与施工于一体的作业船一体化作业体系。依托某大桥项目进行实例验证,该技术显著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
2025年10期 v.32;No.306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陶俊;
文章建立了直角坐标系下柱-承台-桩土系统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柱-承台-桩系统的三维动力振动问题求解柜架,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计算,求得了柱-承台-桩土系统中任一时刻任一点的速度响应值。通过实测曲线与数值理论计算曲线对比,得到了本文数值计算的正确性。通过分析不同激振力位置和不同拾振位置的测试效果,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5年10期 v.32;No.306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段克清;
鉴于医院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文章旨在探讨以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智能建造机器人等技术为核心的数智建造技术在医院项目精益建造中的应用与实践,重点分析其在优化设计方案、提升施工效率、合理配置资源、保障施工质量以及构建智慧工地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医院项目案例分析,表明数智建造技术能够有效推动医院项目的精益建造,实现施工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与精细化管理,从而显著提升医院建设的整体品质。
2025年10期 v.32;No.306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姚锐;杨钊;乐可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在高层建筑中,电梯井的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文章聚焦框架-核心筒结构电梯井施工,针对传统工艺效率低(单井道拆模8~12h)、安全风险高(坠落事故占比15.7%)、质量差(平整度误差超8mm)及资源消耗大(周转率5~8次)等问题,以东部新城核心区A3-7#/8#地块项目为研究对象,研发自动开合模板与整体提升平台集成体系。研究包括折叠铝合金筒模(模块化设计与自动收缩系统)、整体提升平台(限位与万向调平滑轮)及自动化提升系统。应用后,单井道施工周期缩至4h,混凝土平整度≤3mm、垂直度偏差≤1/1500,安全风险降低92%,节约成本约157万元,减少木材约126m3,形成1项工法及9项专利。该系统实现施工机械化、自动化,适用于高层框架-核心筒、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32;No.306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蔡磊磊;石高龙;马安兵;
文章针对城市更新中文物保护建筑地下空间开发需平移上部建筑的传统难题,以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东路69#地块项目为例,实现文保建筑免平移的原位提升与逆作开发。项目采用“留皮换胆”策略,保留外墙与屋面,内部拆除重建。核心技术创新在于构建由夹墙系统(利用咬合摩擦固定墙体)和抬墙系统(预埋800MPa高强钢筋结合液压顶升)组成的提升体系,将8栋文保建筑整体顶升1.6m;针对百年墙体脆弱特性,综合应用钢桁架支托屋面、槽钢夹持外墙、窗洞“X撑”支撑等技术进行加固;利用激光测斜系统实时监测并控制格构柱垂直度(偏差≤4‰),确保“一柱一桩”质量;在受限空间内实施逆作法,B0板钢筋与格构柱连接通过BIM深化,采用1/3钢筋穿绕锚固、其余分层焊接与套筒连接的方案;开发完成后,运用PLC液压同步控制技术分行程(2~3cm/次)将墙体精准回落0.8m至新结构。该技术解决浅埋墙体安全托换、逆作顶板钢结构预埋、深基坑长距离出土(多挖机接驳)、钢混节点精细化施工等关键难题,避免平移损伤,节约场地,为文保建筑原位地下空间开发提供范例。
2025年10期 v.32;No.306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哲峰;于利;胡晓莲;
鉴于大型筒仓顶劲性结构的特殊性,传统仓顶支模体系难以搭设。针对这一施工难题,文章创造性提出了劲性混凝土钢梁-钢筋-模板一体化吊装施工技术。该技术通过Tekla软件深化设计结合Midas软件施工仿真分析,验算分析一体化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的各种工况;并针对大吨位机械吊装、大距离平移过程,对劲性钢梁-钢筋-模板一体化构件的受力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最终实现了对劲性钢梁焊接应力、钢筋模板加固安全系数及吊点设置科学性的精准控制。
2025年10期 v.32;No.30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锡言;林超;吴权;许贵虹;张寿晨;
文章以芜湖数字经济产业园A22#楼伞形构筑物为例,针对类伞状异型钢结构的定位测量精度展开研究。研究目的是解决异型钢结构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难题。在研究方法上,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现场实测及数据分析,构建了完整的安装测量定位体系。结果表明,按该体系流程实施后,异型构件吊装的坐标与高程误差均控制在±3mm内,显著提升了施工精度,有效保障了工程安全与质量,为打造精品工程奠定了基础。
2025年10期 v.32;No.30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治;原迎接;胡现虎;王凯;井惟彬;孟坤;
本研究旨在探索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特性及其在城市道路基层施工中的应用工艺优化与路用性能提升路径。首先,通过筛分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1d、3d、7d、14d、28d)等室内试验,获取材料颗粒级配、抗压强度等核心技术指标并展开量化分析;其次,在试验段铺筑完成后,开展周期性钻芯取样(检测结构层厚度与骨料级配)、压实度检测、弯沉测试等现场试验;最后,综合分析评价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城市道路基层的实际路用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段施工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的颗粒级配吻合度较高;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高速公路特重及极重交通等级道路基层的技术标准要求;钻芯取样结果显示,芯样骨料级配均匀,整体结构光滑顺直,各结构层厚度与强度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压实度指标达到预定控制标准,验证了再生材料配合比方案与现场压实工艺的有效性。同时,路表弯沉值的持续递减趋势,表明道路基层承载能力随时间推移逐步提升,且展现出优异的抗变形性能。
2025年10期 v.32;No.306 55-5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新波;杨浩;蒋理;
我国某核电站反应堆厂房堆芯结构复杂,与其他堆型相比差异较大。其中,内部结构中止推桁架位于堆芯最关键部位,土建与安装高度交叉作业,现场施工难度大,且位于反应堆厂房施工的主关键路径上,施工周期长。文章以某核电站反应堆厂房止推桁架施工为例,对复杂部位模块化施工进行分析。止推桁架采用模块化施工理念,将土建结构与安装设备整合为整体模块化施工,整体吊装就位,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为后续同类型结构施工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与借鉴意义。
2025年10期 v.32;No.30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吉;黄昊文;娄一鸣;
因建筑特殊立面造型需求,建筑部分边缘水平构件逐层向外凸出,导致未凸出区域与爬架间形成较大间距,常规爬架附着方案难以满足附着要求。文章以基金产业园项目为工程实例,该项目采用超长悬挑型钢附着支座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上述爬架架体的附着难题。通过BIM深化设计、安全验算软件分析、数值模拟与实测数据对比等数字建造技术,确保超长悬挑型钢附着支座能够承受架体提升及施工过程中的荷载与变形,保障爬架提升及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025年10期 v.32;No.306 64-6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石爱明;
文章以上海某“城中村”改造配套社区公共建筑项目基坑为例,利用两个地块并列贴邻的有利条件,合并为一个基坑整体考虑,结合红线退界间距及周边环境条件,从经济性、安全性和施工便利性上对基坑支护结构体系进行比选优化,同时,对最不利剖面进行有限元模拟,表明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环境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最终基坑选用PC工法桩结合一道PIS斜前撑的支护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类似“城中村”改造项目提供借鉴。
2025年10期 v.32;No.30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李陈彬;
近年来,钢结构工程逐渐成为公共建筑的主流,其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文章以福建美术馆项目的钢结构双曲弧形屋面施工为对象,深入分析以压型钢板为底模的非对称钢结构双曲屋面的施工难点,开展现场试验,阐述施工工艺特点及安全管理要点。文章总结施工现场实践经验,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32;No.30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彭涛;谢品翰;谢晓峰;李华;陈开清;
为探究新型泥浆分离装置在临江富水深厚砂性土层的实用性,文章通过试验研究改进传统泥浆分离装置,以最大限度提高砂料回收率。结果表明:对泥浆分离器进行“内部解剖”分析,通过优化分离器中的筛网结构、改进泥浆过滤系统、完善清堵方式,显著提高分离效率,并大幅减少废弃泥浆外运量,为泥浆分离装置在类似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25年10期 v.32;No.306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晨晨;
文章以昆明市某地铁车站施工期间的边坡稳定性问题为例,重点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机制。基于强度折减法,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该地铁车站边坡分析模型,并引入大瑞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对模型进行加载,以模拟地震荷载效应。结果表明:仅在重力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为1.93(>1.10),稳定性良好;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对地震加速度存在显著放大效应,测点最大位移约25 cm,表明边坡已出现初始滑动迹象。本研究成果对该地铁车站施工及边坡防护工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2025年10期 v.32;No.306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