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茜;叶清;史雨青;
人们在应对新冠疫情的居家防护过程中,对住宅建筑表达出了多重体验的需求,居住空间的功能布局、空间设计、环境安全等方面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基于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发展态势,人们已经正式进入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时代。为了确保有序地应对疫情反扑的突发卫生事件,住宅建筑空间布局的适应性与可变性尤为重要。结合皖南地区的居住空间设计展开理论论述,尝试以典型户型案例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究后疫情时期防控常态化中健康住宅建筑的空间可变性设计的有效实践方法和措施。
2022年02期 v.29;No.26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1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仁朝;韩非;占璇;狄咏梅;
国家高新区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梳理了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我国高新区发展建设的时代要求,以镇江国家高新区“云创空间”为考察对象,从创新人群环境偏好与创新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以“共生、智慧、活力”为目标,阐述了镇江国家高新区创新空间规划设计的技术路径,以探索适应创新需求的空间规划策略。
2022年02期 v.29;No.262 6-7+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姬许兴;袁琳;
文章选取京津冀地区的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以上的文保单位古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IS软件对京津冀地区的古塔宏观上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总结,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京津冀地区古塔的单体形制特点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研究,定量定性相结合,研究京津冀地区古塔建筑单体形制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特征、营建原因规律等,进而为总结古塔在京津冀地区的空间分布规律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2022年02期 v.29;No.26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武青飞;王俊俊;
随着居民对居住区绿地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有益于其身心健康作用和功能的环境景观设计,基于园艺疗法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成为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的新思路。以运城学院馨园小区景观改造提升设计为依托,基于园艺疗法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基于园艺疗法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并进行设计方案的创作,以期为康养型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2022年02期 v.29;No.262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1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林涛;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导致传统村落空心化、文脉断裂等问题。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重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寨卜昌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法,对寨卜昌村公共空间的价值、使用人群、使用特征、公共设施服务进行分析,并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通过点、线、面状公共空间,分别提出满足村民需求,独具寨卜昌特色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重塑策略。
2022年02期 v.29;No.262 14-1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袁志成;宋姗;张洋;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城市沿街建筑在见证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同时,已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与民生需求,对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是城市有机更新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以荆门市象山大道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探讨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的策略与方法。
2022年02期 v.29;No.262 16-1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志奇;金日学;
在这个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旧交替成为了当代聚变。工业遗产背景下老旧社区成为这个快速更迭的城市中被忽视淡忘的区域,这个群落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结合洛阳市洛铜三十六号街坊实地调研对老旧社区居住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景观绿化、建筑主体的微更新设计策略。为城市工业遗产背景下的老旧社区的微更新提供参考借鉴。
2022年02期 v.29;No.262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白博阳;
过渡空间是室内外环境衔接的区域,大学校园建筑内的过渡空间是整个教学空间序列里重要的一环,多数大学校园建筑设计上尽可能多地利用过渡空间来提升建筑的外观审美,营造过渡区域的空间韵律,对师生产生健康积极的环境体验。但实际的设计过程忽略了过渡空间产生的持续性影响,使空间内在的联系不够紧密,空间缺少吸引力。文章从过渡空间的延续性入手,将原本分散的区域联系成一个整体,向内外延伸的过渡区域由相邻空间共同使用,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通过视觉延续将具有识别特征的符号,设计到不同的过渡区域,利用场景记忆再现的方式,营造一个熟悉的场所,柔和的区域过渡,也让空间使用者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更为自然。
2022年02期 v.29;No.262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广平;刘依航;
根据人口老龄化现状,国家提出了多项应对政策和方法,我国现有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以及养老社区三种主流养老模式。在三种养老模式的居住环境中,公共空间是老年人使用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具活力的一个空间,以老年人为主要使用人群的公共空间设计的方式也直接影响着社区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综合性养老社区发展现在的总结,在分析老年人特征的基础上,对社区公共空间的适宜性设计提出策略。
2022年02期 v.29;No.262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国玺;张晨曦;
文章以许昌市中央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的种类、色彩及配置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乔—灌—草”“乔—灌”的空间特征。根据景观建设的需要,从园林植物、地方文化、视觉景观表达等方面,分析中央公园的景观要素、景观节点,并进行了景观评价,对中央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提出了以“水景观”“新”坐标为特色,构建“水文化”“莲城文化“”三国文化”的建议。
2022年02期 v.29;No.262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瑞丰;杨子钰;
社区健康资源作为城市中最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其空间分布情况代表着城市健康资源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文章以街道为单位,获取POI数据与人口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从数量分布、空间形态与可达性三个角度分析长春市南关区社区健康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关区社区健康资源数量相对完善,但整体呈中心区集聚,外围分散的空间形态,不同街道的可达性差异较大,识别出南关区各街道健康资源的稀缺程度,据此提出改善健康资源空间布局的政策性建议。
2022年02期 v.29;No.262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文波;常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学校质量、教育水平的需求也越来越高[1]。因此,教育行业之间的竞争亦愈发激烈,教育资源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GIS平台对长春市南关区现有中小学校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并结合学校周边居住区的房价和交通特征,进行高效的可视化表达,揭示了南关区中小学校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年02期 v.29;No.262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熊鹰;张坤;杨天浩;
以武汉中心城区为例,利用百度热力图人口热力数据,选择无特殊节假日的一周时间,深入研究了人口流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武汉市拥有多个人口集聚中心和商务中心,且人口流动受商业活动影响。其中工作日人群高度聚集时间比周末长且空间上更分散,研究表明武汉市城市已逐步发展为多核多中心城市,商业化繁荣特征明显。
2022年02期 v.29;No.262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翔;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居环境得到了彻底的发展,人们对家居和公共建筑的体验及需求也越来越多元。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在确保满足建筑质量安全需求的同时,加剧了人们对于建筑美学和建筑视觉的要求。随着更多建筑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建筑的视觉体验,很多具有感官体验的多元色彩元素的建筑,不断刷新人们的视野。文章基于色彩特性及建筑设计关系,以建筑色彩应用为入手,分析了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结合一些案例工程,进一步论述色彩在不同建筑中的应用。
2022年02期 v.29;No.262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鲁李灿;
村庄合理布局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的重要保障。借助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分析、变异系数分析等方法,选取典型山区太湖县县域的村庄居民点,从自然、经济、区位和设施等方面分析居民点分布特征、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指导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2022年02期 v.29;No.26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彭涛;马贤胜;卫海;
建筑物迫降技术在建筑物纠偏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整体迫降工程却很少。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了建筑物整体迫降工程的荷载托换方法、迫降节点及迫降方法的设计,实践表明此设计方法安全可靠。
2022年02期 v.29;No.262 39-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敏;任修成;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城市逐渐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城市规划编制也从关注“增量扩张”向关注“存量挖潜”转变。存量控规是以用地效率为主要参考指标,是基于城市土地资源潜力和环境承载力来确定调整用地功能布局和地块开发建设的规划。文章通过现在研究,总结孝陵卫以及沧波门和麒麟门片区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空间重构、设施重整、交通重梳、品质重塑等四个方面对现在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解决方案,以期为以后城市更新改造提供规划借鉴作用。
2022年02期 v.29;No.262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媛媛;赵亮;
城市由于日益增长的汽车数量及老城区相对滞后停车设施,使得现在城市老城区域停车成为一个难题。以合肥老城区省工商联地块地下停车场为背景,通过对项目周边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项目周边存在较大的停车缺口,且周边交通组织混乱,停车困难。通过对改造地块的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新建停车场来缓解停车难现状,地面配建相关附属建筑,纾解地面交通问题,为城市老城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2022年02期 v.29;No.262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莉霞;刘柳;蔡沈维;
文章介绍了镇江市高校园区的基本建设情况,通过对项目的规划背景、规划方案、占地面积以及入驻高校的教育资源分布等方面分析,探讨了高校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高校园区后期转型对策提出了建议。
2022年02期 v.29;No.262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征;陈梦姣;
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城市化及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意义深远,通过对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动态进行梳理,了解该机制发展背景及历史演进过程,并从政策施行、经济发展、生态环保等视角分析城乡一体化体制发展现状,从中吸取经验,总结出未来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发展研究趋势和重点,即当前测度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尚不完整,研究视野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环保等多个方面,今后研究的关键便是不断改善研究方法,以更全方面、多维度地分析城乡一体化机制。
2022年02期 v.29;No.262 4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1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帅磊;崔辉;丁红艳;孙浩;
以合肥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研究了在复杂周边环境下,采用明挖法进行基坑开挖、支护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风险源进行识别分析,确保工程建设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同时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262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思成;
瓶窖互通7号桥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汽车制动力、温度变化等荷载长期作用下,影响了结构的非正常变位,其病害表现为梁体的较大移动、伸缩缝的破坏及一部分支座变形破坏等。为保证桥梁受力符合原设计要求,应对上部结构进行纠偏复位。文章以本桥第2联为例,说明桥梁复位施工的思路、施工方法和施工控制要点。
2022年02期 v.29;No.262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书萍;
钢板组合梁是使用预制桥面板和工字型钢梁组合形成的组合梁。钢板组合梁结构有助于节约工期,生产的机械化和工厂化,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保证了施工效率。钢板组合梁结构可以提升质量的耐久性,由于设计、生产和安装都采用了标准化的施工工法,施工环境好,有助于控制施工质量,构件可以实现模块化和标准化,可维修性强。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渐变段桥面板预制安装施工难度较大,文章针对钢板组合梁桥渐变段桥面板预制安装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2022年02期 v.29;No.26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方玉书;
现阶段,建设单位开展房屋施工建设中出现的项目渗漏问题,成为了长时间以来难以攻克的问题,并且还进一步破坏整体的施工质量,导致业主的生活受到影响,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大意义。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的房屋建设施工中的渗漏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利于建设防漏的手段和技术。
2022年02期 v.29;No.262 5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鑫;刘洋;韩立勋;张钧;李雯艳;
以大截面劲性柱构件为主的框架结构体系由于承载能力大,能有效将荷载传递给基础,且能适应各功能分区的空间要求,故被广泛地使用于超高层建筑。但由于其内部存在钢结构翼板,截面大等因素,采用传统的木模拼装与对拉螺栓加固并不适用于此类构件。通过工程实践,设计定制圆形木模配套扁钢龙骨加固体系,为大截面圆形现浇混凝土劲性柱模板安装、固定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2年02期 v.29;No.262 5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康建军;
在抗震结构实验室里,作为结构系统试验的重要设施反力台座,其内部预埋数量众多的加载孔,加载孔预埋安装精度高。文章以安徽建科院抗震检测室反力台座加载孔预埋安装为案例,采用工厂制作高精度加载孔模块,现场对加载孔模块平面位置调整,微调反力台座钢支撑柱顶部螺栓调整标高,实现加载孔安装毫米级精度误差的控制目标。本技术安全可靠,施工方便,易于质量控制。
2022年02期 v.29;No.262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有志;胡途;
以无锡市锡山区某居民住宅楼A栋工程为例,从工程概况、施工重难点及对策、主要施工方案、施工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研究了垫层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的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施工保障措施,供同类工程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262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40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庞涛;刘鑫;刘洋;韩立勋;沈剑;
建筑保温是降低建筑能耗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我国重要的建筑节能措施之一。有效的建筑保温围护结构,可减少建筑物内部温度调控所产生的能源消耗。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保温围护结构种类层出不穷,但由于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原因,不仅施工成本高,且后期空鼓、开裂、脱落等问题时有发生。建筑保温围护结构很难实现与建筑物同周期、共寿命,严重影响了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以某住宅项目为例,分析CX结构一体化改性岩棉保温体系工艺及施工方法,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26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春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工程建设内容越来越多,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成熟。然而在进行桩体和桩帽施工过程时,时常分两次灌注施工,工程实践表明,桩体和桩帽分次灌注,存在施工时间长、截桩定位难度大等问题,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预应力管桩连体桩帽一体化浇筑控制性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2022年02期 v.29;No.262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守德;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城东路站为背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狭窄区域、杂填土层、地下管线密集施工塔吊基础技术进行研究,并对塔吊施工技术研究全程进行总结。研究表明,依靠地上基础平台设计,可有效解决轨道交通工程非开挖快速施工塔吊难题,并确保了塔吊施工的全程安全、可靠,为城市轨道工程吊装设备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今后相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2年02期 v.29;No.262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红光;
液压爬模技术是高桥高墩支座建造的重要工艺之一,对于交通项目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阿墨江特大桥工程为例,阐述了液压爬模的工作原理,主要围绕其施工工艺展开探讨,涉及墩身首节施工、液压爬模组装施工、爬架安装等工序,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2022年02期 v.29;No.262 67+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康星;袁志炀;
对于具体项目而言,大众普遍会选择不同的有限元软件来加以研究,从而确保结果更加准确无误,因此按照结构状况选用合理的有限元软件是非常关键的。文章主要对某实际项目进行研究,选用两款经常用到的有限元软件ANSYS与SAP2000来实施模拟计算,对于二者在模型构件、荷载施加、有限元求解以及结果显示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可以看出,ANSYS和SAP2000比较起来有着更加突出的有限元运算水平,而SAP2000更为适用于一些设计结构简单的核验工作。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的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指导方向,也能为这一类新型桁架设计、运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2年02期 v.29;No.262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云凯;褚继龙;李晓岩;王莹;
沿海腐蚀性地下水中含周边海水中主要盐分,对地下结构混凝土结构影响显著。首先对沿海地区地下水特性进行调研,分析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机理及水化反应生成物,采用相关化学理论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沿海地区地下水中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渗透侵蚀的腐蚀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可用于类似地层环境下抗腐蚀性混凝土的组成设计,有望显著提高地下结构混凝土性能,降低混凝土成本,将产生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22年02期 v.29;No.262 71-7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凯;杨志年;
火灾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材料力学性能和承载性能大大降低,内部热应力会引起构件的损伤。利用ABAQUS软件,模拟火灾下梁温度变化以及梁的耐火极限。结果表明,火灾下钢筋混凝土梁出现不均匀温度场,近火面温度最高,升温最快,向内温度传递速度越快。梁竖向变形由开始的缓慢增长变成快速增长,直至破坏。可为梁的防火设计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262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玉辉;
传统单钢管实心管幕结构中,混凝土的抗弯刚度大于钢管的抗弯刚度,但同时混凝土的自重远大于钢管的自重,有必要发展一种刚度较大而总体重量相对较小的管幕结构。提出了一种高强度双钢管管幕结构,其包括外部钢管、内部钢管与固定环,如仅在外部钢管与内部钢管之间浇筑混凝土,内部钢管中空,则形成双钢管空心管幕结构;如果所有空隙均浇筑混凝土,则形成双钢管实心管幕结构。对比分析表明,双钢管空心管幕结构的抗弯刚度与重度比例系数大于传统单钢管实心结构的相应值,说明双钢管空心结构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双钢管空心管幕结构或双钢管实心管幕结构可仅布置在管幕的顶排中部,而其余位置仍采用传统的单钢管实心结构,该做法大大降低了关键部位的变形,提高了管幕结构的安全性,为管幕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2022年02期 v.29;No.26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芳;张文山;
考虑某大跨度钢结构连廊因设计变更,将结构双层桁架改为单层桁架结构,在满足其静力及其挠度等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其分别进行人行荷载激励下的舒适度进行分析,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各结构的周期和自振频率,对比各国舒适度的评价要求,进行不同荷载工况下加速度峰值分析。结果显示,单层桁架的自振频率小于3.0Hz,双层桁架结构大于3Hz,但二者在激励荷载下的加速度峰值差距较小,当行人密度较大时,不满足加速度限值要求,需要设置TMD对结构进行减振控制。
2022年02期 v.29;No.262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易灵;
城市综合管廊交叉口节点受力异常复杂,需要建立计算模型进行精确分析。文章基于合肥市包公大道管廊工程为工程实例,分析交叉口节点的内力,并对结构抗浮进行验算,为类似的设计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262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裕华;刘余欣;
结合三起典型的既有建筑结构坍塌事故案例原因分析,强调了既有建筑结构安全评估的重要性,从多方责任主体的角度对既有建筑改扩建项目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今后既有建筑结构的改扩建项目提供了参考,特别是像医院类既有公共建筑尤其值得借鉴。
2022年02期 v.29;No.262 8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磊;刘毛方;
文章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震害调查,从钢筋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设计方法的三个假定到目前计算分析采用的刚性楼盖假定+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做法,再到梁实际配筋方式进行分析,给出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若干改进方案,从而保证抗震的安全性,希望能引起工程界的重视。
2022年02期 v.29;No.262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侠妹;陈媛媛;偶春;姚晓洁;张清怡;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社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评价体系从下列三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入手:带教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实践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三者的权重分别为0.443、0.169和0.387。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之间,共同交流、发展,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完善培养计划。通过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进行评价,得出安徽建筑大学的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带教教师教学质量较高,但是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有所欠缺,二者不匹配,实践教学管理中的教学条件有待改善等问题。
2022年02期 v.29;No.262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苏波;鲁立;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中反弯点法是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课程内容非常重要。随着建筑产业升级和装配式技术发展,反弯点法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该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进行丰富和改革。从弯点法的概念出发,采用结构力学知识,推导了杆件抗侧刚度的计算公式,并结合目前半刚性节点大量存在的事实,对不同连接的结构抗侧刚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梁柱线刚度比对反弯点位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结构加固问题的讨论,对反弯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总结,旨在加强相关领域教师及工程师对反弯点内容理解和应用,为土木工程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2022年02期 v.29;No.262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伟;江壹璠;徐新平;周想;马洁莉;
文章阐述了在信息化潮流的背景下,“园林模型制作”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所具有的意义。指出在此背景下“园林模型制作”课程的发展方向,并以金陵科技学院18级风景园林专业的其中一个模型实验为例,介绍教师在选题方面的思考以及学生完成此实验项目的过程,为相关课程的展开提供经验。
2022年02期 v.29;No.262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强;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比较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功能。文章通过分析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原因,以及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建工专业核心课“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为例,从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教学考核评价等三个方面,探讨该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并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
2022年02期 v.29;No.262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荫;
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进行信息化建设与结构体系优化的方案进行了探索,针对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帮助学生构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出与行业的发展相适应、具有完备的施工知识、能够与就业直接对接的实践应用型人才。
2022年02期 v.29;No.262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庆璇;王娟芬;
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建筑学专业为例,分析建筑构造课程传统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入过程化考核的方法,从考核模式、考核方式、实践性考核、考核反馈机制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过程化考核实施的具体途径。
2022年02期 v.29;No.262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姝天;范占军;陈婷婷;刘学;徐永战;
作为建筑学专业一年级新生走进建筑设计大门的启蒙专业课程,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南通大学建筑系课程教学实践为依托,分析现阶段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总结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的经验。
2022年02期 v.29;No.262 123-12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偶春;姚侠妹;丁晓浩;耿秀婷;骆美;
文章针对思政元素融入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思想意识不到位、专业教师育人能力较弱等问题,在分析融入思政元素对于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完善课程大纲、挖掘思政元素、加强课程团队教育与培训以及完善课程考核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并总结出挖掘具有思政文化元素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基地、构建课程思政互动平台、设计实践适时融入思政要素、以“课程设计团队+竞赛”的形式展开互动交流等创新思路。
2022年02期 v.29;No.262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飞;徐岩;
文章研究STEAM核心内涵,根据“3D打印”课程的教学模式,选择该课程中公共空间设计里面的公共治安亭三维进行打印制作的课程内容,设计出STEAM教育理念的公共治安亭模块打印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实践。从学生对3D打印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团队合作和跨学科处理问题能力,分析学生经过STEAM教学教育理念的课程学习后,对课程学习的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营造出高效的课堂。
2022年02期 v.29;No.262 127-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超;陈秋南;贺建清;杨期君;安永林;
土木工程作为一门覆盖范围广、结构复杂的学科,其带有强烈的实践属性。目前土木工程教学模式往往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各个高校的实践教学往往滞后于理论教学,使得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匹配行业先进理念。因此,在教育部启动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后,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土木工程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及行业发展要求,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方法,以期能够为高校今后在实践教学环节和双一流建设上提供帮助。
2022年02期 v.29;No.262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雷文韬;
城乡规划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我国城乡建设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人才,规划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主干课程。为更好地解决规划设计类课程在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等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通过引入过程把控理念,提升城乡规划设计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全域观、社会责任感和主动学习意识,实现顺应学科发展的教学目标。主要探讨基于过程把控的城乡规划设计教学方法,以此更好地将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进行对接,确保学生在未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022年02期 v.29;No.262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燕;姚亚锋;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逐步影响到教育观念和社会文化。基于“互联网+”网络环境,以高职建工专业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建设为例,改变现有课程教学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探寻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期为高职教育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2022年02期 v.29;No.262 13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章志红;
“双高计划”明确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包括教学和科研能力,二者同样重要,并把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列为重点建设任务。科学研究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科研能力是高职教育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支撑。科研能力包括科技研发和科技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的科研应侧重于实践性、应用性、开发性。针对高职校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的现状分析了原因,并从把科研工作放在学校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科研生态、优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内生动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思路和举措。
2022年02期 v.29;No.262 134-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旭;
文章以苏州市阳澄西湖第三通道主线设计时速50km/h的双向六车道明挖隧道为依托,分析基于湖域前提下的水下隧道主要施工方法:钻爆法、沉管法、围堰明挖法、盾构法对本工程的适用性与经济性,推荐采用围堰明挖法施工,并得出如下结论,(1)由于湖底地层一般主要为土层、软土层,钻爆法不适用;(2)沉管法需要合适的干坞场地,满足管节浮运的水深条件等,一般湖域无法满足,不适用;(3)水深小于11m,围堰明挖法相较于盾构法更经济,水深10m及以下时,围堰明挖法延米造价均低于盾构法,水深12m时,盾构段长度小于611m,围堰明挖法更经济,否则盾构法更经济。
2022年02期 v.29;No.262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杰;
以引江济淮工程文昌西路桥为背景,对钢混叠合梁独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桥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重点研究主桥在支架拆除阶段、二期恒载阶段以及斜拉索二次张拉阶段叠合梁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叠合梁的位移、应力、塔偏及线型会随边界条件、荷载类型及拉索索力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斜拉桥主塔及钢混叠合梁的应力及变形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且安全储备较高。但对于主梁钢-混结合段处,受力较为复杂,施工时应引起重视。
2022年02期 v.29;No.262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古国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质量安全问题受到极大的重视。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高效的完成,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的管理体系,借鉴管理学协同理论的思想方法,从轨道交通管理现状出发,针对现阶段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建立了多主体、多目标、全阶段的有助于质量安全的协同管理机制。对城市轨道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协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02期 v.29;No.262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储巨球;董海英;郝国宇;朱善美;
采用全站型扫描仪对隧道断面进行非接触式全断面扫描,得到海量断面点云数据,并通过点云数据后处理软件进行点云数据的去噪、整理及拟建模,与隧道设计断面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隧道断面超欠挖、二衬净空轮廓与建筑限界检测、二衬混凝土数量精准计算以及隧道收敛变形监测等相关基础数据,具有非接触式全断面测量、样本数据精准全面、数据处理智能准确、测量效率高效便捷等特点。
2022年02期 v.29;No.262 160-16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飞;
以南京地铁2号线西延工程盾构机下穿龙王大街高架桥并上跨既有运营宁和城际为工程背景,对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同步注浆施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施工和现场监测表明,通过采取上述施工关键技术后,盾构隧道安全上跨既有运营隧道,对既有结构造成的扰动小于控制值。该工程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2022年02期 v.29;No.262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慧清;彭怡;
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对路侧的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存在较大的影响,会使公路两侧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文章在对公路建设影响生物多样性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工程解决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02期 v.29;No.262 165-16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成赓;
肥东县撮东路—佳木路的横向通道较少,山水路的建成可分担部分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山水路(撮东路—佳木路)全长2.025km,规划为次干路,红线宽度为45m,设计时速50km/h。文章从横断面方案比选、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重要节点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情况,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262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斌;魏东方;
文章结合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某车站工程,对地铁抗震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类似地下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262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清;吴二军;钱元弟;邵辉学;
文章针对某预制装配式结构中一端带扩大头的异型预制构件运输效率低的问题,根据预制构件运输设计要求,对错位堆放方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扩大头对角线站立堆叠方式的建议,并设计了与之配套的新型组装式运输支架系统。该支架由带V形槽的垫块、层间矩形钢管垫梁与缆绳组成,支架表面设置了橡胶层增大与构件摩擦力,层间矩形钢管垫梁梁端预留缆绳孔,对此给出了详细的堆放步骤及具体设计案例。
2022年02期 v.29;No.262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长健;张娜;
对项目经理进行绩效评价对于提高项目经理的业务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项目成果和人员管理两大方面入手,构建了建设工程项目经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传统的AHP法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实现了指标权重的确定;针对项目经理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引入模糊综合分析法,实现对项目经理的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算例分析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工程贴近度。
2022年02期 v.29;No.262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申时钊;涂小兵;王强;
施工机械的合理化配置对工程进度与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具体土石方工程实例,综合考虑施工进度与成本对项目总目标的影响,建立时间-费用多目标机械配置优化模型;考虑施工机械配置的原则与影响因素,计算得到较优的施工机械配置方案。该优化模型可为相关工程的土方施工机械配置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29;No.262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洪涛;
高校基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新时期办学目标能否实现。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基建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进行探索和思考。阐明只有健全制度,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强化过程控制,做好档案及建设后工作,才能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2022年02期 v.29;No.262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顾杰峰;段尧;钱佳琪;赵磊;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是电气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试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和特性参数,能够判断设备的内在质量和安装质量,并最终决定设备能否正常投入运行。由于电气设备试验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项目监理机构往往无法对试验过程进行良好的管控。文章依托于武汉±800kV换流站工程,对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设备交接试验监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2022年02期 v.29;No.262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胜忠;
在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管理任务的时候有一个非常主要的部分,就是整个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这个工作是属于一类动态控制的过程,整个工程项目都离不开工程造价管理。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是按照一定顺序按照项目进度或者可交付管理成果分割而成的很多不同的阶段构成的,其中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投资决策、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以及分析总结项目阶段。这五个阶段花费最多资金和时间的就是项目实施阶段,所以项目实施阶段在整个造价管理过程中是最关键的。在项目实施的时候,由于造价管理工作非常繁琐,而且还包含了很多任务,这个时候建设企业在这个阶段做好造价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投资。根据项目进行实施的这个阶段所要做的任务、对工程项目投资的原则等各个方面对项目实施阶段进行分析总结,掌控好这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有效途径工作。
2022年02期 v.29;No.262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玉松;沈霖;
当今社会已进入智能化时代,工程档案的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工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应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努力实现的基本目标。但纵观各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加强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档案的管理,成为了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的目标。
2022年02期 v.29;No.262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分析了影响绿化工程质量的种种原因,关键是人、材料、机械、方法及工艺。针对园林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提出质量控制内容。
2022年02期 v.29;No.262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