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望;刘丹;覃事娅;熊鹰;孙福鑫;
川西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受藏传佛教影响,聚落形态多为多处村庙结合布局。寺庙对川西少数民族乡村的形成、发展以及空间组织具有显著的影响,是乡村空间中最具特色的构成要素,形成了许多独具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寺庙型乡村。以四川省九寨沟县朗寨村为例,达吉寺对其选址、布局和乡村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随着九寨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原来以寺庙为核心的"单核"发展呈现"双核"发展的转变。尝试从宗教文化承继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探索川西寺庙型乡村的发展路径。
2022年01期 v.29;No.261 3-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爱嘉;李哲;
以文化要素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作为切入点,对传统村落的文化类型和文化空间与所属东北地区传统聚落文化圈的比较分析,确认吉林省乡村聚落的文化多样性保护,从而提出运用文化要素对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的引导的措施。
2022年01期 v.29;No.26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鲲;
容美土司是鄂西最大的土司,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张家村等地。土司统治有425年,即1310年(元至大三年)至1752年(清雍正十三年)。容美土司爵府遗址作为记录土司制度的重要遗存,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从爵府遗址考古发掘区保护理念、保护原则与遗址展示方面探讨历史遗存的未来趋势,配合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需要,提供展示材料。
2022年01期 v.29;No.261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子一;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都选择居家养老。高校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空间,拥有多种功能设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居住在高校内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与现状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以生活在高校中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其养老生活现状的调研,对其研究的意义在于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不便问题,完善居家养老体系,建立老龄友好社会。
2022年01期 v.29;No.261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亦恬;姚娅婷;魏佳程;蒋鑫浩;舒忠杰;梁献超;
上海在近代的发展中留下了众多旧工业建筑,旧工业区的建筑急需要通过改造适应城市新的需求。上海杨树浦路发电厂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已停止运营。论述了上海市工业遗址改造现状和杨树浦路发电厂及其所在地区的历史,分析了杨树浦路发电厂可供改造的条件,再从现状中找出杨树浦路发电厂改造为工业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和模式,找出可供其他改造项目借鉴之处。
2022年01期 v.29;No.261 16-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汪庆;涂劲松;刘玉亭;陈传明;
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传播速度快,对人的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为在疫情条件下实现建筑的功能快速转换,使"康养"类建筑达到传染病隔离战备建筑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康养"建筑"滁州市老年公寓租房优秀方案‘翁楼’"为例,首先进行宜居的滁州园林式设计,融合绿色设计理念,优选节能环保材料,进行能耗分析,满足老年人日常居住的高端"康养"需求。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将本方案经过平战转换,可转换为符合传染病隔离建筑要求的临时医疗备战建筑,可避免疫情初始的医疗挤兑现象。
2022年01期 v.29;No.261 18-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1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邵凡茜;王一帆;
通过对温州市人居环境进行纵向(选取浙江省各个地级市2020年数据)和横向(选取温州市辖区、瑞安市、乐清市、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2020年数据)分析,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各项指标综合指数,针对计算结果找出影响温州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因素,以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得出以下结论:综合评价得出,浙江省各市人居环境差异较大,温州市在浙江省各地级市中排名第三,但与前两名差距较大;各县(市)、区评价得出,指标权重最大的是经济发展,其次是人民生活和设施建设,权重最小的是社会保障,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上的差异。
2022年01期 v.29;No.26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敏;
近年来,新基建蓬勃发展,各地都在加快新基建的布局和落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也是城市规划中应该重点考虑的新型基础设施。做好充电设施的统筹合理布局,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可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社会公信力。文章梳理江北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新基建背景下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策略和规划布局,为探索江北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提供借鉴。
2022年01期 v.29;No.261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楠;王小平;
随着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档案馆的建筑设计面临重新定义。档案馆的功能不再局限在档案的保存和收藏上,而逐渐走向开放性与公共性。如何吸引公众走进档案馆,拉近档案馆与人们的距离成为档案馆设计的一大要点。秉承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梁塘河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设计江苏乡镇企业档案馆,将馆区与湿地风景区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传承苏商文化,真正实现"水滨新韵"的美好概念。
2022年01期 v.29;No.26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震;
发展特色小镇是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要精准定位,突出特色。与此同时,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以三斗坪集镇的改造规划为例,分析了新时期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2022年01期 v.29;No.261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汤铭;叶菁超;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生态与资源环境与我国将近半数人口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沙漠洲区域是长江下游江段具有代表性的航运码头,其自然条件优良、人文历史悠久,但由于近现代承担城市泄洪任务且遭到过度的工业开发,导致其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产生了以水土流失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针对其现状场地特征,项目设计提出了以"化洪为友、还绿于民、织田成景、存业得珠"为设计思路的生态修复方案,旨在将自然与工业、保护与发展、环境整治与景观提升最大限度融合,在实践中努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目标。
2022年01期 v.29;No.261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明率;张铁松;
以京西两个村落的街巷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视觉影像语义分割的技术对不同的街巷的绿视率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京西村落中绿视率不足的问题,并且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村落的比较,得出新兴村落的绿视率有可能低于传统村落的绿视率的结论。提供了京西村落的关于绿视率的一些数据,同时也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达到提高居民与游客的舒适度的目的。
2022年01期 v.29;No.261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密;
文章基于27个城市更新案例研究,提出城市更新应关注绿色,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侧重;聚焦空间,更新在单元片区基础上兼顾线性空间;追求精细,关注并整体策划微小空间的微改造;推动产业,更新融合新时代创新产业发展;寻找契机,更新借机城市大事件系统推动;推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驱动的更新模式。
2022年01期 v.29;No.261 33-3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1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周永鹏;
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以构建"三生融合"的"乡村蓝图"为目标,通过明确主要问题,以保障生态空间、重构生活空间、激活生产空间为路径,实现了界首市未来乡村振兴的空间一张图,为界首市乡村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撑。
2022年01期 v.29;No.261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锐;徐奎;吴双双;
福州地铁船政文化城站基坑工程为条形+圆形+条形组成的超大异形深基坑,且地质情况复杂,此类工程国内罕见,如果整个基坑采用常规组合支撑体系,很难确保施工安全。基于以上背景,根据每段基坑各自形状、地质等因素,提出一种适用于超大异形深基坑的支撑体系施工技术,该施工方法可以实现超大异形深基坑,特别是条形与圆形组合形式的这类基坑的安全开挖,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减少围护结构变形;该工法可以在施工场地形成开阔的挖土空间,方便机械施工,缩短工期;该工法可以充分利用时空效应进行土体暴露后的及时支护,而且采用分层对称开挖方式,基坑两侧平衡,进一步降低开挖风险。
2022年01期 v.29;No.261 37-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何佳明;
阜裕大桥桥跨布置为(35+90+166)m三跨独塔斜拉桥。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该桥采用"钢梁浮运法+整节段悬臂拼装"的方案施工。S3~N11节段钢箱梁采用支架法架设;主跨S4~S19共有16个节段需整节段悬臂拼装,减少了大量高空作业时间,降低了安全风险,有效节约了施工工期;S20无索段钢箱梁采用汽车吊上桥面散拼,实现全桥合龙;从腹板位置向箱梁中心位置利用焊接码板及安装嵌补段使吊装梁段部分重量传递给已安装梁段,使吊钩荷载降低,随后重复进行焊接码板与嵌补段安装、吊钩卸载过程,使梁段变形减小至合理范围;内河浮运施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创新采用组合式浮箱浮托钢箱梁施工,实现了大体积、大吨位钢箱梁下水、运输难题。该套施工方法可为同类型、同环境钢箱梁桥架设提供参考借鉴。
2022年01期 v.29;No.26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而建筑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组拼式降板吊模施工技术是目前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技术,其优势较为显著,且适用性良好,所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此,对混凝土降板四周棱角受损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破坏降板四周棱角混凝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组拼式降板吊模,以解决定型吊模框拆模的弊端,加强管理的便利性,促进其价值更好地发挥。
2022年01期 v.29;No.261 44-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一品;张怀忠;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建筑行业在此阶段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现代化城市发展需求下,建筑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建筑结构设计多样化。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作为建筑领域重要产品,在耐久性、抗震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文章首先对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然后探讨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优势,最后提出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29;No.261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红松;
文章分析了预制空心梁板热风炮机催熟的施工工艺,对施工流程以及操作要点进行了概述。利用热风炮机混凝土催熟技术,可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尤其是在冬季施工中作用尤为明显,能够为其他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29;No.261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智超;李振东;林朋飞;
新洲区阳大路拓宽改造工程紧邻长江,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污水管道基坑开挖较深,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渗水及涌砂现象,基坑支护与降排水是施工重点、难点。文章结合该工程,研究拉森Ⅳ型钢板桩、深井井点降水及基底换填碎石反压相结合技术措施,用以控制基坑安全性,为管道埋设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同时为今后类似滨江地区的深基坑地下水丰富及流砂地段基坑处理施工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29;No.261 5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广峰;
拼接式铺盖法在整个路面修建体系中既环保经济又操作简便,在施工中不仅对周围的影响较小而且适用性比较普遍,在重复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达到预期施工的效果,所以具有很好的可施性和推广性。文章以地铁成吉思汗公园站工程为例,其采用较为成熟的钢盖板临时路面体系施工经验,并对该体系的设计及施工作出详细的介绍,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年01期 v.29;No.261 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书萍;
前支点牵索挂篮的安装施工是主桥施工中难度最大、安全风险最高的一个分项施工步骤,结合项目施工任务、现场条件、施工环境等对挂篮拼装、提升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牵索挂篮主桁架纵向滑移竖向提升的施工技术,通过合理地减少拼装平台,能有效节约施工材料,节省施工成本,另外挂篮滑移过程中支架无外界水平力,保证了挂篮安全平稳的滑移就位。
2022年01期 v.29;No.26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阳;张义;李珊;
依托南京金茂广场二期案例,克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逆作法施工难题,研究了南京金茂广场二期项目全逆作法钢结构工程施工难点,重点介绍了塔楼核心筒及地下室"全逆作"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保证项目逆作施工的顺利运行,并积累相关经验,形成系统完善的技术,为公司类似全逆作钢结构施工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2022年01期 v.29;No.261 5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曲德晓;
为解决传统施工技术在应用到大直径圆形塔楼当中,存在施工工期紧张,施工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的问题,开展大直径圆形塔楼施工技术的优化设计研究。通过构建大直径圆形塔楼施工平面控制网、塔楼组合伸臂桁架吊装、圆形塔楼钢管柱和钢骨柱中空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一种全新的施工技术。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证明,新的施工技术在应用到实际大直径圆形塔楼建筑工程项目当中时,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条件下,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2022年01期 v.29;No.26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剑波;仝亮;
在已有的结构抗震加固设计上,引入结构分灾元件的思想,提出基于分灾模式的混凝土梁抗弯加固设计。修正基于分灾模式下梁正截面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从而提出梁抗弯加固的分灾模式设计,通过实验加载下得到的载荷与底部剪力、挠度的关系分析数据,说明该加固方法的原则与设计关键点,与传统的建筑抗震设计相比,引入结构分灾元件的设计方法不但能提高原结构的承载能力,而且分灾元件作为第一道防线,较好地提高了结构的延性和可靠性,保障了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
2022年01期 v.29;No.26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涂文睿;魏松;
卸荷式挡墙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广泛应用于水利、港工、公路铁路等领域。文章主要综述了上个世纪至今国内外卸荷式挡墙结构研究现状,并着重从三个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2022年01期 v.29;No.261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芳;吴丽娟;
约束钢梁的性能是近年来建筑结构领域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其火灾特性尤为重要。文章总结了约束钢梁抗火性能研究现状,对高温性能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概括,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了悬链线效应、蠕变效应等因素对约束钢梁的影响,最后对约束钢梁抗火研究领域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2022年01期 v.29;No.26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薇;
以芜湖某框架结构综合实验楼为例,对其结构抗震鉴定的全过程进行介绍,系统分析结构损伤现状检测、材料性能检测、变形检测、抗震鉴定及验算过程,结果表明:本工程按C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50年)进行鉴定,综合抗震能力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从而为后继改造施工提供了依据。
2022年01期 v.29;No.261 64-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范辉;张金海;
华北理工大学会堂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空间错落。主要介绍了会堂结构的设计特点及采取的相关措施,通过多程序整体计算分析,关键部位详细分析,局部外围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与幕墙结合整体设计等方法,达到结构设计的安全、经济、美观的效果,为广大的结构设计工程师提供设计参考。
2022年01期 v.29;No.26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晶;徐殿富;方成;何建春;胡梦菲;
通过对方钢管-板连接节点在轴心受拉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得出方钢管与板连接段存在剪切滞后现象,设计时应充分重视。得出影响该连接节点承载力的因素为方钢管与板的连接长度,在相同管径的情况下,开槽长度的增加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减小剪切滞后效应对承载力的影响。并按应力流的形式对该连接节点的应力分布进行说明,给出该种连接形式的剪切滞后影响系数建议值。
2022年01期 v.29;No.261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裴阳;朱玉林;邓文锋;
为了对考虑隅撑作用的檩条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隅撑对檩条产生的支承作用以及附加作用力,并通过算例加以验证,可知简支檩条在隅撑作用下的受力与常规檩条不同,在檩条设计中应加以考虑。
2022年01期 v.29;No.261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利明;
随着工业厂房的不断发展,工业用地显得越来越紧张,高标准厂房应运而生。对于有动力设备的高标准层厂房,其存在的结构微振动不能避免,文章通过采用盈建科软件对厂房框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合理地进行结构选型,将微振动的影响控制在最小。分析结果表明:双向板在空间上有更好的刚度,有更大的结构自振频率,当有微振动设备时可以优先采用双向板。
2022年01期 v.29;No.26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宋华成;肖伟;
目前,城市用地日趋紧张,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摆放机动车的停放数量,变成了人们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汽车停车场向地下或高空发展,逐渐发展成了机械式立体汽车库。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少、停车数量多的优势,是土地资源紧缺、车辆容量大的场所的最佳停车方式。文章结合医院内设置立体车库的工程实例,从消防和人防的角度,提出设计要点。
2022年01期 v.29;No.26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积成;刘余欣;徐炜妩;叶阳锋;徐裕华;刘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医疗卫生的发展离不开医院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而医院的电气安全保障是医院后勤保障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医患的安全,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医疗秩序的正常开展等。电气设计的局限性、医疗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及有效管理制度的缺失等,提高了医院电气安全事故的风险。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为例,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从医院的电气安全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两方面对大型综合医院电气安全保障进行探讨,旨在为一线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2022年01期 v.29;No.26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涛;
"LOFT"类型建筑是近些年来开发商推广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层高为普通建筑的1.5-2倍,业主入住后自行搭建夹层,获得较高的得房率。搭建夹层后,此类建筑在建筑物分类、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划分、安全疏散、消防电梯设置、消防设施等方面都与现行规范有不相符之处,文章对"LOFT"类型建筑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2022年01期 v.29;No.261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强;胡俊杰;胡传伟;张文东;杨功奇;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历程中,城市基础功能出现了不匹配等问题,其中城市洪涝问题十分严重且刻不容缓。基于韧性城市理念,从纵、横向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深层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能够解决我国当前城市防洪排涝的立体体系。
2022年01期 v.29;No.261 8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8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姚韦靖;陈海明;傅菊根;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安徽理工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探索混合在线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完成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对该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准备、线上线下教学、总结拓展、学生学习评价四个过程阶段进行详细分析,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教学平台整合了全部知识点课件、丰富了习题与讨论题、补充了重点概念解析、工程案例与拓展,学生满意度较高,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但仍需教师在学科前沿内容、习题库更新、工程案例拓展等方面加强建设;服务平台在使用效率、使用者时间分配等方面加强建设。
2022年01期 v.29;No.261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鹏;李锦辉;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是工程勘察中普遍采用的两种原位测试方法,但目前各类大专院校对这两种试验的教学多数为工地参观或野外基地实习。针对以上两种试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在实验室内构建试验系统,用装有不同种类土体的模型桶代替原位测试现场,让圆锥探头或贯入器向模型桶中贯入,便可模拟在野外才能实现的试验过程。该方法可让学生在室内近距离接触并操作设备,解决了此前学生只看过,没摸过、没操作过的问题,有助于培养新时期的岩土工程勘察人才。
2022年01期 v.29;No.26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超;陈秋南;贺建清;杨期君;安永林;
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专业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目前课程设计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分析了土木工程的专业特点,阐述了实践能力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总结分析了目前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旨在落实新工科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举措,为今后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2022年01期 v.29;No.261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慧;
分析了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重点解决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教材""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探索了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新思路,经过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打破学不能致用的困境,帮助学生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2022年01期 v.29;No.261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郝峻弘;
受全球疫情影响,2019-2020春季学期我国开展大规模线上教学,相关资料显示,此次"停课不停学",全国共有52万所学校延期开学,两亿多学生居家进行网络学习。在线教学环境下,如何使用设备、如何授课、如何与学生互动对大部分教师而言都是新课题。以"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线上课程为例,进行阶段性总结,根据线上教学和设计课程自身特点,从选择线上教学平台、调整教学内容、激发课堂互动、注重课后反馈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使"云课堂"的教学真正超越屏幕和时空所限,实现教学质量不缩水。
2022年01期 v.29;No.261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少峰;
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化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当下高校教育的常见教学模式,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及"OBE"理论,对建筑学专业理论课程构建符合专业特色和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设计策略和实践路径进行了阐述,并对课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2022年01期 v.29;No.261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显燕;左湘军;
为适应新工科对工程师的新要求,高等学校教育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开展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结合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设计不同教学方法加入思政教学内容,达到增加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目的。
2022年01期 v.29;No.261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永祥;
后疫情时代的当下,线上专业课程的教学构建与创新将会成为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教师面对的常态化课题。基于此,文章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建筑室内装饰效果图表现为案例,分别从实操导向的教学体系、线上微课化的教学情境和课程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模式这三个层面展开,对课程的构建做出具体的分析解读,并对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和创新进行了思考。
2022年01期 v.29;No.261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建伟;
新时期,BIM技术作为工程造价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BIM技术和工程造价课程有效衔接,为培养优质的造价专业人才创造了有利契机。为此,文章以BIM技术的基本含义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BIM技术对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系统探讨了工程造价课程改革现状,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具有改革措施,旨在为工程造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2022年01期 v.29;No.261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梅玲;杨熙婷;祝海雁;
地震工程学内容丰富,需要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理解和掌握。对该课程制定了培养目标,依此进行教学设计,把内容联系紧密部分整合在同一课时中,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相应的方法,然后以Duhamel积分和反应谱为例,通过讲授和matlab数值模拟两种方案,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Duhamel积分与地震反应谱的关系。
2022年01期 v.29;No.261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金玲;
产教融合理念下市政工程人才培养是指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具备测绘、测量、监测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技术性工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围绕产教融合理念下市政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性的解决意见,旨在切实提高市政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01期 v.29;No.261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琳;
1+X试点工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19年施工工作启动以来,不少职业院校在1+x证书试点工作中面临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文章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政治修养、校企合作、完善考核标准、产教融合等解决办法。
2022年01期 v.29;No.261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向阳;张晨召;柴卓;张海峰;梁厅;
云梦小镇一期安置点因工程建设形成挖方边坡,2017年9、10月份连续强降雨,致使安置区斜坡发生滑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造成危害,将该滑坡分为东、西侧,分别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在自然工况还是暴雨工况下,两侧滑坡稳定性均较差,西侧滑坡略好于东侧,需进行治理设计。采用双排桩加固(上侧抗滑桩+下侧抗滑桩+板墙+支撑盲沟+挡墙)对滑坡进行治理设计。
2022年01期 v.29;No.261 11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胡潮钢;章晖;叶武;
深基坑开挖会对邻近地下管线较大影响,以杭州临安青山湖湖底隧道基坑开挖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数模模拟软件研究了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基坑支护作用下管线的变形和位移规律,研究了不同管线种类和与基坑距离对管线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开挖深度越大,管线沉降越大;管线越靠近基坑,其变形和位移受基坑开挖影响越大,及时对基坑围护结构进行支撑可以有效控制管线沉降。不同种类管线的变形不同,主要由其弹性模量控制,当管线弹性模量较小时,其沉降较大,基坑开挖时尤其要加强此类管线的监测和防护。
2022年01期 v.29;No.261 120-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沈银斌;陈贺欣;吴迎雷;
文章以紧邻合肥地铁3号线祁门路站-大剧院站区间既有隧道上方的合肥市怀宁路天鹅湖下穿隧道涉轨段基坑工程为依托,使用MIDAS软件模拟基坑施工及隧道修筑过程,研究分析基坑的不同开挖方式对下卧既有地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基坑的开挖方式,及时回筑隧道结构,能有效降低地铁隧道的位移变形,竖向位移降低了49%。
2022年01期 v.29;No.261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雨晨;
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螺杆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处理方式,相比于其他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措施,该桩型具有承载力大、施工效率高,噪声低、出土量小,施工较为环保等优势。由于该桩型截面呈较为特殊的几何构造,不同的螺纹构造状态对桩体承载能力有何影响,值得进行研究。通过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螺杆桩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取改变螺纹间距、螺纹宽度及螺纹长度,对螺杆桩在不同螺纹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数值模拟沉降情况进行了对比。
2022年01期 v.29;No.261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姜锋利;
基床系数是岩土工程中一个重要参数,文章利用全自动三轴仪模拟土的原始应力状态,得到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计算出土的基床系数,同时介绍了三轴试验法的原理、结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合理性、便捷性和经济可行性。
2022年01期 v.29;No.261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文良;
通过理论与经验综合分析,将不同剪切方法所得抗剪强度指标大小进行对比,得出若干结论,主要有三轴试验的内摩擦角大小关系:固结排水>固结不排水>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的粘聚力大小关系:不固结不排水>固结不排水≥固结排水。从而对工程试验所得数据的合理性有一个大致判断,使抗剪强度指标在工程应用中更加合理安全。
2022年01期 v.29;No.261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振中;
在沉井仅作为支护构筑物而不构成工程实体并确保支护安全这一特定条件下,对沉井中部分工作进行优化,以节约投资、加快进度从而降低成本。例如,一、当工程地质良好且上层土壤承载力足够,在沉井制作时可以省去垫木和砂石垫层工作;二、在沉井下沉时土壤与井壁之间的摩阻力远小于沉井自重,则可以省去制作刃脚的工作。以工程实例通过对沉井自重、地基承载力、下沉阻力等力学指标进行验算可知,以上两项工作是可以优化省去的。
2022年01期 v.29;No.261 13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蒋永春;
为了研究沉井施工对邻近人行天桥梯道造成的变形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简化思路,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沉井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判断是否会对邻近人行天桥梯道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并建议后续施工期间可采用增加侧壁高压旋喷桩排数的方法来减少变形,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2022年01期 v.29;No.261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建军;王翰斓;王静峰;陆斐;
跨外秦淮河大桥采用下承式空间多索面异形系杆拱桥结构形式,主桥采用交叉异形拱肋,施工难度大,结构施工和体系转换复杂,对结构设计、吊装技术以及安装精度要求高。首先分析了拱肋安装过程中的重难点,提出了拱肋支架安装和拱肋吊装方案。采用Midas Civil对拱肋支架安装和拱肋吊装进行全过程有限元分析,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合理确定了监测点的位置,并将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分节段吊装拱肋施工技术适用于秦淮河大桥的施工,能够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2022年01期 v.29;No.261 134-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振;刘晓旭;王哲;陈玥瑶;唐宇欣;
为探索软岩缓倾岩层隧道的变形规律,以重庆涪陵地区软岩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隧道在不同埋深下的变形规律以及在不同围岩下的变形规律。研究认为,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隧道的变形程度减小。左拱腰、右拱腰和拱顶部位的位移较大,且拱顶的变形最明显。隧道的拱顶受应力最小但变形最严重,在隧道工程中应注重拱顶部位的塌陷预测与防护。
2022年01期 v.29;No.261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惠子;韦宝畏;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针对老龄化时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对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提出的要求,以长春市地铁一号线车站为例,针对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地铁空间设计策略,以期能为地铁站空间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2022年01期 v.29;No.261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杰;钱有伟;
跨外秦淮河特大桥对改善南京东南部路网,推动新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桥采用下承式空间多索面异形系杆拱桥结构形式,交叉异形拱肋和多索面系杆外形独特,造型美观。但该结构形式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跨外秦淮河特大桥在吊杆张拉施工全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分析了现场采用的施工方式和施工顺序。采用Midas/Civil建立了桥梁整体有限元模型,对拆除拱肋支架,吊杆张拉,拆除水中支架的全过程进行力学分析;选取结构关键部位的变形和应力、吊杆的张拉力实施现场监测,并将各施工阶段的监测值与有限元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吊杆张拉施工全过程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吊杆张拉各施工阶段主梁及拱肋的变形、应力和吊杆的张拉力均在设计范围值之内,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1期 v.29;No.261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广峰;
以新建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为工程依托,从沉桩过程分析模型及沉桩设备施工原理、具体施工步骤、成桩检测三个方面论述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高速铁路桥梁大直径PHC管桩沉桩施工技术。研究分析表明,这种施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工程质量优异、施工成本降低、节能环保成效突出等优点。
2022年01期 v.29;No.261 147-149+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昊;
基于某地铁隧道开挖实例研究分析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方法的支护效果,主要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管棚支护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隧道开挖时管棚支护对岩层变形的影响结果,为此类施工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2022年01期 v.29;No.261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倩;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以桐城市黄甲镇为例,结合镇域总体规划有关内容,充分考虑具有山区特色的现状实际,研究和探索出黄甲镇交通规划方案,并对重点项目进行策划,提出近、远期实施方案和实施保障措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道路规划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29;No.261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丽凡;
国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对交通专项规划的规划思路和交通分析技术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以淮南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为例,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网络统筹性不够、科学合理性不强、要素保障性不足三大问题,分别从科学性、战略性、协调性和操作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划实践尝试,探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新要求下的城市公交规划路径。
2022年01期 v.29;No.261 155-15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1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心睿;孙博;何坤;
随着我国水电建设逐步向高寒高海拔地区转移,机械化施工是必然趋势,TBM掘进已成为一种该地区隧道施工的重要方法。针对双护盾TBM在水工隧洞中的施工现状,提出设备改进方法,并对配套施工方法、结构设计进行论述,结果表明双护盾TBM在高原高海拔地区水工隧洞施工是可行的。
2022年01期 v.29;No.261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平;
翡翠路是合肥市连接政务、经开及肥西的重要商业、景观主轴,项目北起312国道,南至方兴大道,全长约7km,红线宽60m,双向八车道。文章主要针对功能提升与品质完善进行方案探讨,包括总体设计、交通改善、退红空间设计、绿化提升、城市家具设计等。
2022年01期 v.29;No.261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明华;韩银利;魏林生;
板式橡胶支座和建筑/桥梁隔震橡胶支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侧向不均匀变形即侧鼓问题。然而绝对的避免承压作用下的侧向不均匀变形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尽可能地减小,同时对实际可能会产生的侧向不均匀变形结合一个算例,提出了一个量化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给出了在竖向承载力的作用下橡胶支座的侧向不均匀变形值的计算方法,并得出具体的变形值,同时提出了过程中的假定(即和实际不符但可忽略之处)。
2022年01期 v.29;No.261 16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斌;赵金伟;梅培红;罗平;
在目前已投入使用的钢混组合桥梁中,由于桥面板混凝土工作性能差、耐久性不高等问题,导致了连接面滑移、结构屈曲失稳、使用耐久性差等各种桥梁病害。鉴于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文章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对UHPC与钢结构梁的有机组合后的叠合梁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证明了该新型梁型可有效解决目前普通钢混叠合梁出现的上述缺陷。
2022年01期 v.29;No.261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晔;
以银洲湖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空间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纵向粘滞阻尼器及其不同参数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阻尼器参数。同时研究了不同的横向支撑体系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确定了合理的横向支撑体系。研究成果对类似体系的斜拉桥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2年01期 v.29;No.261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怡;赵慧清;
公路建设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对路侧公路扰动区内的植物生境造成影响,从而使得植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在对公路建设影响植物多样性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工程解决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01期 v.29;No.261 167-16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磊;
以将军岭路桥为背景,对独塔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成桥状态下的静力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主桥结构分析模型,然后对主桥模型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静力响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成桥活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变形、应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其中,汽车荷载对跨中斜拉索应力影响较大。
2022年01期 v.29;No.261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宇;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进行调查、检测,汇总相关检测参数的结果,并结合施工工艺对路面病害成因进行总结,对病害处置措施进行探讨研究。
2022年01期 v.29;No.261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乐;陈征征;
为了研究水灰比、设计孔隙率和骨料粒径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设计了不同的配合比。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成反比,在水灰比超过0.32时,对其综合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设计孔隙率的增大逐渐降低;骨料粒径为10~15mm的透水混凝土与骨料粒径为5~10mm的相比,透水性强,抗压强度低。水灰比在0.28、设计孔隙率在25%时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好。
2022年01期 v.29;No.261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璞;杨鑫丽;汪俊涛;
洪涝灾害是安徽省高发自然灾害之一,深刻影响着安徽省的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然而洪涝灾害监测存在诸多挑战。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反射信号为数据源,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基GNSS反射遥感的洪涝灾害监测方法。首先对GNSS反射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地表反射率参数作为特征值,通过构建地表反射率与洪水分布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20年三个时间段的洪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GNSS反射信号对洪水探测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洪水探测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2022年01期 v.29;No.261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龙浩;
针对水利工程变形重要性及传统精密水准变形监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利用测量机器人与一体式照准装置相集成的监测方法实时获取水利工程变形数据,并对垂直角和测量距离的精度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等级,可采取不同垂直角和测量距离来满足相应需求。
2022年01期 v.29;No.261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贵强;吕仁红;郑孝露;陈宗涵;
中掘法是一种高效、机械化程度高的施工方式,为了分析中掘法管桩的适用条件及承载特征,基于合肥地区的中掘法管桩进行现场静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下,通过对桩身进行刻槽设计,增加桩身摩阻力,能有效提高桩端承载力,中掘法管桩的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最大承载力可达6000kN,并且具有良好的成桩效果。
2022年01期 v.29;No.261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彦华;哈日其嘎;
铁路客站作为一个地区的建筑形象的代表,建设的成败影响深远。但是铁路客站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缺少科学管理方法,文章以绩溪站的工程实践为例,重点阐述了施工中结合绩溪站的地域特点通过精细的前期策划、完善的管理制度、合理的施工组织以及科学的过程管控,最终实现了站房文化属性,达到了站房精品工程建设目标,其管理经验为今后铁路客站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22年01期 v.29;No.261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爱军;
总承包管理模式作为国内外使用较多的发承包方式普遍被国人所接受,具有厘清建设相关方复杂的关系,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大幅降低招标成本,提高全面履约能力,从而推动管理现代化。随着国家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劳务分包作为总承包管理模式下不可或缺的部分,劳务分包纠纷竟然成了新常态,劳务分包风险损失逐步加大,已经严重侵蚀到总承包管理单位的合理利润,所以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劳务分包风险管控机制,从而实现互惠双赢的目的。
2022年01期 v.29;No.261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叶耀斌;蒋春英;陈龙;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产生了大量的渣土,大多运往城郊结合部,任意倾倒,大量生态用地、湖泊洼地被填平。甚至造成城外地面高于城内,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洪水时倒灌入城,威胁城市安全。老旧工厂、医院建设等产生的污染渣土,简单填埋造成污染转移和扩散,对山水田园河湖影响较大,污染农田土壤和地下水,威胁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文章基于渣土处理及实际应用现状,对城郊弃土消纳及湿地填埋情况等进行调研,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及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以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022年01期 v.29;No.261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洪孝路;赵宇;
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中,构件的体量大,吊装难度高,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施工进度,更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安全问题,威胁人员安全。文章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体系,从施工设备和技术因素、施工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四个方面建立了11个二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施工管理成为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在二级指标下设备的安全防护、安全制度培训、施工作业环境、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所占影响比重较大。
2022年01期 v.29;No.261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戈;
以南部新城EPC项目(南京)为例,在设计管理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从需求设计、管理方式、设计工作流程、报批报建、设计优化、设计进度控制等方面进行策划,真正把"打造绿色公共空间、建设人文绿都窗口、实现生态宜居的智慧新城"落到实处,过程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多措并举,为工程项目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开发、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
2022年01期 v.29;No.261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